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8:07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大学进行研究性教学,需要我们研究研究性教学。大学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使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思维的教学。 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研究性教学开展现状做出全面的调研,发现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情况差、范围窄。其根源可以归结为主观上的管理者的教育理念认识偏差;教师认识错位、积极性不高、受传统思维定势与行为习惯制约、受自身素质以及工作时间与精力限制;学生思想观念存在问题、依赖传统教学模式、缺乏科学研究素养以及畏难心理;客观上的教学管理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合理、教师培训不到位、教育资源缺乏、教材体系僵化。为了促进大学研究性教学更有效地实施,应采取以下策略: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素质和能力;学生培养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研究基本功和培养科研意志品质;学校营造环境与氛围、建立支持保障系统以及加强硬件建设。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1.2.2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全面实施的研究
1.2.3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具体课程中实施的研究
1.2.4 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对策研究
1.3 大学研究性教学概说
1.3.1 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
1.3.2 大学研究性教学外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
2.1 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方案
2.1.1 调查目的
2.1.2 基本假设
2.1.3 调查问卷编制
2.2 调查实施与资料收集与处理
2.2.1 调查实施
2.2.2 资料的编码与录入
2.2.3 调查结果统计处理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2.3.2 当前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比较差的假设检验
2.3.3 现状差主要受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学生科研素养、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以及课程与教材的影响的假设检验
第3章 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之根源
3.1 主观原因
3.1.1 管理者:教育理念、认识偏差
3.1.2 教师因素
3.1.3 学生因素
3.2 客观原因
3.2.1 教学管理不完善
3.2.2 评价机制不合理
3.2.3 教师培训不到位
3.2.4 教育资源缺乏
3.2.5 教材体系僵化
第4章 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1 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1.1 转变观念
4.1.2 提升素质和能力
4.2 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2.1 培养研究兴趣
4.2.2 转变角色
4.2.3 掌握研究基本功
4.2.4 培养科研意志品质
4.3 学校促进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3.1 转变思想观念,营造环境与氛围
4.3.2 建立支持保障系统
4.3.3 加强硬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大学研究性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C 大学研究性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D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教师)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6628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64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高校研究性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1.2.2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全面实施的研究
1.2.3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具体课程中实施的研究
1.2.4 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对策研究
1.3 大学研究性教学概说
1.3.1 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
1.3.2 大学研究性教学外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
2.1 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方案
2.1.1 调查目的
2.1.2 基本假设
2.1.3 调查问卷编制
2.2 调查实施与资料收集与处理
2.2.1 调查实施
2.2.2 资料的编码与录入
2.2.3 调查结果统计处理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2.3.1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2.3.2 当前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现状比较差的假设检验
2.3.3 现状差主要受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学生科研素养、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以及课程与教材的影响的假设检验
第3章 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之根源
3.1 主观原因
3.1.1 管理者:教育理念、认识偏差
3.1.2 教师因素
3.1.3 学生因素
3.2 客观原因
3.2.1 教学管理不完善
3.2.2 评价机制不合理
3.2.3 教师培训不到位
3.2.4 教育资源缺乏
3.2.5 教材体系僵化
第4章 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1 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1.1 转变观念
4.1.2 提升素质和能力
4.2 学生参与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2.1 培养研究兴趣
4.2.2 转变角色
4.2.3 掌握研究基本功
4.2.4 培养科研意志品质
4.3 学校促进研究性教学的策略
4.3.1 转变思想观念,营造环境与氛围
4.3.2 建立支持保障系统
4.3.3 加强硬件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大学研究性教学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C 大学研究性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D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教师)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群芳;张敏;;金融学本科专业实施研究性教学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5期
2 曹忠东;;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4期
3 梁英辉;穆丹;薛勇;颜玉;;网络环境下电脑效果图制作研究性教学的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1年03期
4 姚利民;康雯;史曼莉;蒋家琼;;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之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5 宁顺兰;潘岚;;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静;中国大学本科研究型教学及其档案袋评价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同同;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欢;当前中小学研究性教学问题探讨[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4 邓丽群;LG学院研究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6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6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