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22:49
在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细分和高等教育系统不断分化的双重影响下,本科教育的基础性特征越来越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开始了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内容主要是强调本科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提高本科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此,大部分高校开发、实施了“通识教育”课程。教育部也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本科基础课程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本科基础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亟待明确:“通识教育”课程与本科基础课程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国高校在改革本科基础课程时能否模仿“通识教育”课程?如何才能增强本科基础课程改革的实效?只有深入把握本科基础课程的性质、及其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和作用,才可能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本科基础课程。为此,本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实践,以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切入点,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本科基础课程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本科基础课程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第一章对本科基础课程概念的内涵及相关概念“通识教育”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内涵进行了历史的追述与解释,在此基础上认为:本科基础课程相对于专业教育出现和发展,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人”、“为事”基本素质的课程,是为本科专业教育奠基的课程。 第二章确认了本科基础课程的使命、价值取向和价值实现的条件。在使命上,本科基础课程需要定位于作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课程以及作为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本科基础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以及学生本位。当前,需要强调本科基础课程为大学生精神自由和丰富提供积极影响,使他们更好地为人、为公民。通过回顾高校普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以确认,本科基础课程价值实现需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知识追求中诠释人的精神自由和理性发展。 第三章探讨了本科基础课程目标。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基础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决定了本科基础课程目标的差异性。本科基础课程目标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的目标表达对应不同的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表达本科基础课程类目标,“表现性目标”取向适合表达一门课程的目标。影响本科基础课程目标确定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利益群体、高校使命、人类知识积累和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发展。 第四章探讨了本科基础课程的编制,以课程内容选择的哲学基础,即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和结构的特点以及我国高校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与结构的问题。在社会发展日益开放,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进程中,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和结构应该整合多元价值取向,同时需要处理好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学科规训与心智养成等两组矛盾。本科基础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概论型或主题型课程、名著课程,其基本结构主要是学科课程和核心课程。本科基础课程知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2.3
【文章目录】: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的问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科基础课程及其相关概念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一、本科基础课程内涵界定的方法
二、本科基础课程初始涵义
三、公共课程或公共必修课程与基础课
四、基础课程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通识教育及其课程
一、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出现
二、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演变
第三节 人文教育及其课程
一、人文教育滥觞
二、人文教育理论及其演化
三、大学中的人文教育及其课程
第二章 本科基础课程的使命与价值追求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使命
一、作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的本科基础课程
二、作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课程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价值追求
一、专业教育的兴盛及其困境
二、普通教育的追求及其地位的尴尬
三、本科基础课程价值实现的条件
第三章 本科教育的分化和本科基础课程目标
第一节 本科教育的出现与本科人才类型的分化
一、本科教育及其本科教育的出现
二、本科教育的分化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目标的划分与设计
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基础课程目标
二、本科基础课程目标的层次
三、本科基础课程目标取向
第三节 影响本科基础课程目标设计的因素
一、社会群体利益
二、高校的使命
三、人类知识积累、发展的状况
四、社会发展的状况
第四章 本科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基础
一、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价值与整合: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价值追求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一、本科基础课程的类型
二、本科基础课程的结构
第三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内容选择
一、本科基础课程内容的知识特性
二、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特点与问题
第五章 本科基础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特点和课程实施的主体及行为取向
一、本科基础课程的特点
二、本科基础课程实施的主体的价值选择及其行为取向
第二节 提高本科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一、良好教学的原则
二、我国本科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本科基础课程管理
一、课程管理
二、本科基础课程的管理
第六章 本科基础课程的评价与质量管理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评价
一、本科基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本科基础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本科基础课程评价主体及其评价活动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质量管理
一、高等教育质量和本科基础课程质量
二、本科基础课程质量观
第三节 本科基础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一、本科基础课程质量保障的内涵
二、本科基础课程质量保障的内容体系
结语 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质量的建议
附录 大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经验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9261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2.3
【文章目录】: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的问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科基础课程及其相关概念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一、本科基础课程内涵界定的方法
二、本科基础课程初始涵义
三、公共课程或公共必修课程与基础课
四、基础课程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通识教育及其课程
一、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出现
二、通识教育及其课程的演变
第三节 人文教育及其课程
一、人文教育滥觞
二、人文教育理论及其演化
三、大学中的人文教育及其课程
第二章 本科基础课程的使命与价值追求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使命
一、作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的本科基础课程
二、作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课程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价值追求
一、专业教育的兴盛及其困境
二、普通教育的追求及其地位的尴尬
三、本科基础课程价值实现的条件
第三章 本科教育的分化和本科基础课程目标
第一节 本科教育的出现与本科人才类型的分化
一、本科教育及其本科教育的出现
二、本科教育的分化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目标的划分与设计
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基础课程目标
二、本科基础课程目标的层次
三、本科基础课程目标取向
第三节 影响本科基础课程目标设计的因素
一、社会群体利益
二、高校的使命
三、人类知识积累、发展的状况
四、社会发展的状况
第四章 本科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基础
一、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二、多元价值与整合: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价值追求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一、本科基础课程的类型
二、本科基础课程的结构
第三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内容选择
一、本科基础课程内容的知识特性
二、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内容选择的特点与问题
第五章 本科基础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的特点和课程实施的主体及行为取向
一、本科基础课程的特点
二、本科基础课程实施的主体的价值选择及其行为取向
第二节 提高本科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一、良好教学的原则
二、我国本科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本科基础课程管理
一、课程管理
二、本科基础课程的管理
第六章 本科基础课程的评价与质量管理
第一节 本科基础课程评价
一、本科基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本科基础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本科基础课程评价主体及其评价活动
第二节 本科基础课程质量管理
一、高等教育质量和本科基础课程质量
二、本科基础课程质量观
第三节 本科基础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一、本科基础课程质量保障的内涵
二、本科基础课程质量保障的内容体系
结语 提高我国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质量的建议
附录 大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经验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运平;;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刍议——学生发展理论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10期
2 许寒梅;;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经济师;2013年01期
3 王会勇;唐士杰;;关于理工科学生数学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周海涛;走向创新时代的大学课程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王一军;从“高深学问”到“个人知识”[D];南京大学;2012年
6 刘军;中国近代大学预科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红军;高等艺术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桃;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香艳;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9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