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导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对话理论的演变与核心观点
(一) 西方对话理论的阐释
1、“苏格拉底方法”
2、“言语”对话理论
3、“关系”对话哲学
4、对话交往理论
5、“解放教育观”
(二) 解读“对话”
1、“对话”的含义
2、“对话”的特点
三、对话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
(一)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基本表征
1、重教师,轻学生
2、重整体,轻个体
3、重知识,轻情感
4、重管理,轻关怀
(二) 对话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涵义和特征
1、对话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对话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三) 对话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依据
1、理论层面:对话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换之载体
2、实践层面:对话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四、对话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寻
(一) 对话环境的创设
1、家庭教育层面
2、学校教育层面
3、社会教育层面
(二) 对话意识的培养
(三) 对话路径的探寻
1、主体间性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2、生成性对话:师-本对话、生-本对话
3、反思性对话:自我对话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范益民;;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分析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阶段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熊建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5 张耀灿;曹清燕;;“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4期
6 王贤卿;;论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1期
7 邱柏生;;试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话语体系支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1期
8 陈佑清;试析交往的发展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杜永红;试析苏格拉底"产婆术"教学法及其实践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0期
10 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贤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双凤;高校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志锋;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1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