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借贷办学风险控制与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16:3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的上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成果不断涌现。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规模扩张,加快了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步伐。但是,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撑。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收入。由于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并且增加的高等教育经费远远赶不上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因此必须寻求新的经费来源支持高校发展。在我国,高等学校从其投资主体和性质来说,具有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和非营利组织性质,由于办学经费投入不足,高等教育必须寻求新的经费来源支持高校的发展,在难以吸引民间资本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成为高校必然的选择。高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承担一切民事责任。如果流动资金出现短缺,资金链突然断裂,不能按时还本付息,高等学校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本文从风险基本概念入手,对借贷风险、高等学校借贷风险的概念逐层剖析,结合高等学校的概念和性质,在此基础上对高等学校的贷款风险进行了重点分析。文...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高等学校的定义及特点
1.2.2 风险、高等学校借贷风险的界定
1.2.2.1 风险、高等学校借贷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1.2.2.2 关于高校借贷风险的界定
1.3.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
2 高校办学资金来源分析及高校借贷办学形成的原因
2.1 高校办学资金来源的历史演变
2.1.1 建国后至1980年全部依靠财政拨款
2.1.2 1980年至1998年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资和高校自筹经费为辅
2.1.3 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高校多元化融资格局出现
2.2 高校借贷办学形成的原因
2.2.1 高校借贷办学的外因
2.2.1.1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开始跨越式发展
2.2.1.2 我国财政预算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2.1.3 金融企业对高校发展前景的预期过高
2.2.2 高校借贷办学的内因
2.2.2.1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筹措来源渠道单一
2.2.2.2 高校内部教育产业化、政府买单、领导政绩的错误意识
3 高校借贷风险成因分析
3.1 高校借贷风险外部成因
3.1.1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与高校巨额经费需求的差异
3.1.2 高校学费收入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
3.1.3 金融市场的波动带来的巨大压力
3.2 高校借贷风险内部成因
3.2.1 高校缺乏新的筹资增长点
3.2.2 高校内部财务制度的缺失导致借贷风险的提高
3.2.3 高校内部贷款管理的不完善
4 高校借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分析
4.1 建立高校借贷风险外部防范机制
4.1.1 高校的主管部门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
4.1.2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贷款对象和项目的审查
4.2 建立高校借贷风险内部防范机制
4.2.1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2.2 充分考虑贷款的财务风险,增强负债意识
4.2.3 根据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合理地确定贷款规模
4.2.4 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4.2.5 开源节流,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还贷能力
4.3 建立高校借贷风险预警系统
4.3.1 高校贷款规模控制分析指标
4.3.2 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预警系统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不足及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对策[J]. 王成,曲芫. 现代企业教育. 2007(16)
[2]高校负债办学财务风险探讨[J]. 彭静.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8)
[3]探析高校贷款及其管理[J]. 王健,贾秀梅. 教育财会研究. 2006(06)
[4]高等学校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探析[J]. 李定清. 商业时代. 2006(32)
[5]论高校负债财务风险控制[J]. 陶永勇. 生产力研究. 2006(11)
[6]关于高校银行贷款现状的思考[J]. 何珊. 事业财会. 2006(03)
[7]高等院校贷款资金的风险及防范[J]. 申凯. 商业时代. 2006(13)
[8]高校贷款风险及其防范[J]. 冒萍. 财会月刊. 2006(12)
[9]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 龙斌,成红巧.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4)
[10]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若干思考[J]. 张清阳. 财会研究. 2006(03)
硕士论文
[1]高校贷款风险评价与防范[D]. 羊艳.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刘立军.山东大学 2007
[3]高等学校负债风险控制研究[D]. 于志刚.北京林业大学 2005
[4]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构建[D]. 李素红.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2924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高等学校的定义及特点
1.2.2 风险、高等学校借贷风险的界定
1.2.2.1 风险、高等学校借贷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1.2.2.2 关于高校借贷风险的界定
1.3.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
2 高校办学资金来源分析及高校借贷办学形成的原因
2.1 高校办学资金来源的历史演变
2.1.1 建国后至1980年全部依靠财政拨款
2.1.2 1980年至1998年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资和高校自筹经费为辅
2.1.3 1999年高校扩招至今,高校多元化融资格局出现
2.2 高校借贷办学形成的原因
2.2.1 高校借贷办学的外因
2.2.1.1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开始跨越式发展
2.2.1.2 我国财政预算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2.1.3 金融企业对高校发展前景的预期过高
2.2.2 高校借贷办学的内因
2.2.2.1 我国高校教育经费筹措来源渠道单一
2.2.2.2 高校内部教育产业化、政府买单、领导政绩的错误意识
3 高校借贷风险成因分析
3.1 高校借贷风险外部成因
3.1.1 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与高校巨额经费需求的差异
3.1.2 高校学费收入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
3.1.3 金融市场的波动带来的巨大压力
3.2 高校借贷风险内部成因
3.2.1 高校缺乏新的筹资增长点
3.2.2 高校内部财务制度的缺失导致借贷风险的提高
3.2.3 高校内部贷款管理的不完善
4 高校借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分析
4.1 建立高校借贷风险外部防范机制
4.1.1 高校的主管部门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
4.1.2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贷款对象和项目的审查
4.2 建立高校借贷风险内部防范机制
4.2.1 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2.2 充分考虑贷款的财务风险,增强负债意识
4.2.3 根据高校自身的财务状况,合理地确定贷款规模
4.2.4 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4.2.5 开源节流,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还贷能力
4.3 建立高校借贷风险预警系统
4.3.1 高校贷款规模控制分析指标
4.3.2 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预警系统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不足及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高校债务风险的防范对策[J]. 王成,曲芫. 现代企业教育. 2007(16)
[2]高校负债办学财务风险探讨[J]. 彭静.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7(08)
[3]探析高校贷款及其管理[J]. 王健,贾秀梅. 教育财会研究. 2006(06)
[4]高等学校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探析[J]. 李定清. 商业时代. 2006(32)
[5]论高校负债财务风险控制[J]. 陶永勇. 生产力研究. 2006(11)
[6]关于高校银行贷款现状的思考[J]. 何珊. 事业财会. 2006(03)
[7]高等院校贷款资金的风险及防范[J]. 申凯. 商业时代. 2006(13)
[8]高校贷款风险及其防范[J]. 冒萍. 财会月刊. 2006(12)
[9]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 龙斌,成红巧.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4)
[10]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若干思考[J]. 张清阳. 财会研究. 2006(03)
硕士论文
[1]高校贷款风险评价与防范[D]. 羊艳.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刘立军.山东大学 2007
[3]高等学校负债风险控制研究[D]. 于志刚.北京林业大学 2005
[4]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型构建[D]. 李素红.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2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1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