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原因及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0:18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原因及其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育问题产生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始终与人类(以及个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直接关系着作为美育主体的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大学生美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特定对象,以旨在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美育是大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美育历史悠久,自先秦时期美育已在教育体系中出现,然而,当代美育却遭遇了“尴尬”困境,在教育体系中往往被忽视、轻视,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教育中,与知识教育相比,大学生美育已然存在“缺失之殇”,成为高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其深陷发展困境,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因此,切实掌握大学生美育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认清当代大学生美育的发展困境,这对当代大学生美育体系建设和长效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以大学生美育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着重阐释了当代大学生美育的发展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合理化的大学生美育的发展路径,试图从实践层面破解当代大学生美育的发展困境,进而深化大学生美育的理论研究,更好的推动大学生美育的实践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视角、新发展。 本文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并做了评述。基于访谈、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本文第一章通过对大学生美育内涵、功用和理论依据的分析与梳理,对当代大学生美育的理论进行澄明。本文第二章总结和概括了审美能力弱化、审美价值观的偏离、美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缺失等当代大学生美育现状和问题,厘清了当代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本文第三章从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认知的影响、知识教育对大学生美育教育影响、高校教育机制对大学生美育途径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当代大学生美育困境的原因。第四章提出了建设大学生美育课程体系、开展大学生美育文化活动、构建大学生美育运行机制等大学生美育的具体策略途径,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美育困境的破解。
【关键词】:大学生美育 困境 原因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 研究背景8-9
  • 2. 研究意义9
  • (二) 研究述评9-11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3
  • 1. 研究内容11-12
  • 2. 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美育的理论澄明13-20
  • (一) 大学生美育的内涵13-15
  • 1. 美育13-14
  • 2. 大学生美育14-15
  • (二) 大学生美育理论依据15-20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20-27
  • (一) 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弱化20-21
  • 1. 对美的认知能力的缺失20-21
  • 2. 鉴别美的能力较低21
  • 3. 创造美的能力不足21
  • (二) 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偏离21-23
  • 1. 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由社会化向个性化偏离22
  • 2. 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由理性化向感性化偏离22
  • 3. 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由高雅化向低俗化偏离22-23
  • (三) 当代大学生美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缺失23-27
  • 1. 高校美育课程的缺失23-24
  • 2. 美育实践活动的缺失24-27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美育困境的原因分析27-33
  • (一)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认知的影响27-28
  • 1. 非理性审美行为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认知的影响28
  • 2. 平庸化审美行为对当代大学生审美认知的影响28
  • (二) 知识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的影响28-30
  • 1. 灌输式的知识教育将大学生美育理论知识化、肤浅化29
  • 2. 唯科学的知识教育将大学生美育内容固化、僵硬化29-30
  • 3. 功利性的知识教育将大学生美育目标功利化、简单化30
  • (三) 高校教育机制对当代大学生美育途径的影响30-33
  • 1. 大学生美育意识的缺失30-31
  • 2. 大学生美育常规途径的缺失31
  • 3. 大学生美育实践途径的缺失31-33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美育困境的破解策略33-38
  • (一) 完善以“通识课程”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33-34
  • (二) 构建以“多元文化”为保障的美育模式34-35
  • (三) 打造以“内外兼修”为特色的高素质教师团队35
  • (四) 开展以“营造氛围”为宗旨的美育文化活动35-37
  • (五) 构建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的美育运行机制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后记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叶朗;;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李英林;赵继伦;;高校德育主体人格的矛盾及其文化修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金昕;;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旨归的美育策略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宁薇;论审美素质与人格完善[J];道德与文明;2004年03期

7 何齐宗;;教师的审美素养及其本体价值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李杰;但昭立;丁月华;;高校师生审美心理倾向现状分析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9 冉祥华;;大学美育课程的设计与操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10 孙荣春;;当前高校美育问题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美育的现实困境、原因及其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0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