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责任公民培育

发布时间:2017-04-25 17:01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梦”是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的时代背景。“中国梦”是一个民族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梦,它的实现需要全体人民的努力。青年大学生是“中国梦”的重要实践者,大学生要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实现个人梦想,同时也要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努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高校是青年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出发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及责任意识确立的重要场所,理应承担起培育责任公民的重任。具体而言,本文的主体部分如下: 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缘由、意义、方法等,对国内外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 第一部分,厘清相关概念,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中国梦”的实质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责任公民强调公民责任和公民美德,高校责任公民更是有其自身的要求。“中国梦”对责任公民培育有正向引导作用,而责任公民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力量。 第二部分,阐述高校责任公民的理论根基,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政治社会化理论和公民身份理论。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是伦理维度,政治社会化理论是政治维度,而公民身份理论是其直接理论根基。 第三部分,分析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的内容。高校对大学生责任公民培育的内容应包括:大学生公共领域责任以及私人领域责任。其中,公共领域责任包括大学生的国家责任、对他人的责任以及社会责任;私人领域责任包括个人责任和家庭责任。 第四部分,提出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的路径选择。高校要以“中国梦”作为价值导向,设置责任公民意识的教学课程,建构实践责任行为的校园公共生活,开展沟通校园与社会的服务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责任公民。
【关键词】:中国梦 责任公民 培育内容 路径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绪论12-18
  • (一) 选题背景12-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1. 理论意义13
  • 2. 实践意义13-14
  • (三) 研究综述14-17
  • 1. 国外责任公民培育研究14-15
  • 2. 国内责任公民培育研究15-17
  • 3. 责任公民培育研究的述评17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8
  • 1. 研究思路17-18
  • 2. 研究方法18
  • 一、“中国梦”与责任公民的内涵界定18-28
  • (一) “中国梦”的内涵18-21
  • 1. 民族复兴19
  • 2. 国家富强19-20
  • 3. 人民幸福20-21
  • (二) 责任公民的内涵21-26
  • 1. 权利公民及其当代困境21-23
  • 2. 责任公民内涵及其特征23-25
  • 3. 大学生责任公民的基本要求25-26
  • (三) 责任公民培育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26-28
  • 1. “中国梦”对责任公民培育的正向引导26-27
  • 2. 责任公民对实践和实现“中国梦”的支撑27-28
  • 二、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的理论根基28-37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28-30
  • 1. 家庭责任伦理29
  • 2. 人际责任伦理29
  • 3. 社会责任伦理29-30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30-33
  • 1. 政治社会化的含义30-31
  • 2. 政治社会化的功能31-33
  • (三) 公民身份理论33-37
  • 1. 权利向度与责任向度33-35
  • 2. 责任公民身份的实质35-37
  • 三、“中国梦”视域下高校责任公民培育内容37-46
  • (一) 大学生的公共领域责任37-43
  • 1. 大学生的国家责任37-39
  • 2. 大学生对他人的责任39-40
  • 3.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40-43
  • (二) 大学生的私人领域责任43-46
  • 1. 个人责任43-45
  • 2. 家庭责任45-46
  • 四、“中国梦”视域下高校责任公民培育路径选择46-61
  • (一) 以“中国梦”作为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的价值导向47-48
  • (二) 设置培育责任公民意识的教育课程48-52
  • 1. 责任公民意识课程的教育目标定位48-49
  • 2. 责任公民意识培育的课程设置49-51
  •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1-52
  • (三) 建构实践责任行为的校园公共生活52-57
  • 1. 鼓励学生组织的发展53-55
  • 2. 营造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55-57
  • (四) 开展沟通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活动57-61
  • 1. 志愿服务活动57-58
  • 2. 社区活动58-59
  • 3. 建立服务学习模式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7
  • 后记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牛国卫;;成就责任公民:社群主义向度的公民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23期

2 陈书浩;;浅议美国责任公民的塑造[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3 王红;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单玉;“服务学习”(SL)与负责任公民的培养——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服务学习”方法的运用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常淑芳;扈中平;;权利与责任:公民教育的两个维度[J];学术研究;2012年03期

6 牛国卫;;公民教育的责任向度及其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2期

7 林春逸;刘力;;从“权利公民”到“责任公民”——当代西方公民教育理念的嬗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6期

8 方丽娟,郑涛;中西诚信伦理的主要差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镇镇;公民精神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D];上海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责任公民培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2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