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缺失及重构

发布时间:2021-12-18 10:30
  诚信作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作为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诚信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对人的要求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加强诚实守信为重点。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素质较高的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潜在的生力军,其诚信状况必将对我国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任务。本文试从诚信的内涵、大学生诚信现状、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重构大学生诚信的方法和途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查找并分析了诚信的一般理论,对中西方诚信产生根源、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该部分主要包括诚信的内涵、诚信的历史发展、中西方诚信产生根源及特点的比较、现代诚信的特征、诚信与信用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关于信用的理论。其次,调查、分析并研究了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诚信状况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后文探寻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提出重构诚信道德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再次,试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并研究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该部分是在第二部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展开的,根据大学...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诚信的本质与内涵
    一、诚信的涵义
    二、中西方诚信观的历史演变
        (一) 中国传统诚信观
        (二) 西方诚信观形成的背景和特点
    三、诚信与信用
        (一) 诚信与信用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信用的理论
    四、现代诚信的特征
        (一) 义利相结合
        (二)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
    一、学习行为诚信缺失现象
        (一) 考试作弊
        (二) 论文抄袭、剽窃
        (三) 旷课
    二、经济行为诚信缺失现象
    三、交往行为诚信缺失现象
    四、求职行为诚信缺失现象
第三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一) 经济根源
        (二) 制度根源
        (三) 文化根源
    二、学校因素
        (一) 教育体制的缺陷
        (二) 个别教师诚信失范
    三、家庭因素
        (一) 家庭诚信教育缺乏
        (二) 家长的负面示范作用
    四、自身因素
        (一) 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性
        (二) 大学生价值观的不稳定性
第四章 大学生诚信道德的重构
    一、重构诚信势在必行
        (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传承
        (二) 中华民族发展之必然
    二、重构诚信刻不容缓
        (一) 诚信之于信用构建的至关重要性
        (二) 诚信之于大学生发展的不可或缺性
    三、大学生诚信重构之路
        (一) 建信用之国塑诚信之人
        (二) 建诚信监管塑诚信品质
        (三) 内化诚信理念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大学生诚信调查问卷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危机探析[J]. 马雪.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4)
[2]对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J]. 刘中祥.  中国成人教育. 2007(07)
[3]马克思的信用思想研究[J]. 陈端计.  天中学刊. 2007(01)
[4]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与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J]. 田野.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3)
[5]试析高校毕业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 张文春,宋玉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S1)
[6]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分析[J]. 彭艳红.  科学与管理. 2005(06)
[7]中西方传统诚信观之解读[J]. 郭玉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信用中介角色探析[J]. 张正国.  医学教育探索. 2005(06)
[9]中西诚信伦理比较及其启示[J]. 吴建华.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02)
[10]浅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J]. 曾小林.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542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542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