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学科会聚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9:38
学科会聚平台是创新成果的孵化器,不同学科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创新的源泉。但是,目前我国大学学科会聚平台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组织结构设置方面的障碍、学科间的壁垒、传统的学术评价制度缺陷、内部管理不成熟、政策法规不健全、行政制度日趋烦琐和僵化、人才培养缺位等等。因而降低了应有的组织效率,也影响到了创新成果的产出。作者认为,学科会聚平台出现的弊端,归根结底就是如何高效管理组织知识的问题。其中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营造组织共享氛围,协调各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使他们能够用各自的专业语言,进行彼此间的沟通以及对于知识的共享,最终合力解决共同面对的复杂问题。本文结合知识管理的前沿理论,通过对于国内外学科会聚平台的成功管理经验的借鉴,以及对数位该领域专家的访谈研究,力图从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学科会聚平台进行全方位研究,重点研究影响学科会聚中隐性知识产生和共享的重要因素,并且基于此,针对目前学科会聚平台所产生的上述四维度的主要问题,构建一个比较理想的适于组织中隐性知识转化、共享的组织平台,以期推进学科会聚的进展。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科会聚平台存在的问题
性质知识知识层面图2一3知识的性质与层面因此,野中育次郎(1995)认为,组织知识可以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交互而创造,并依据交互的四种模式,即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maiization)、汇总组合(e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malization)提出了著名的sEel模型23。模式一,“潜移默化”。这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新的知识总是来源于个人,而且个体之间可以直接分享各自独有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经历、交流经验、模仿、讨论想法和见解、实践等社会化的手段,隐性知识得以被交流。获得隐性知识的关键是体验。如果没有形成共有的体验的话,一个个体要使自己置身于知识主体中思考是很难的
性知识隐显性知识图2一4SECI模型野中育次郎的SECI模型是一个动态、螺旋的模型,他认为组织知识的创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以上的四个步骤,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不断交融,知识得以创造,由个人知识的增加促使组织知识同步增加。知识螺旋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促进因素。首先,潜移默化模式通常起始于创建一个互动的“场”。所谓“场”,是促进成员间分享彼此经历和心智模式的场所。其次,外部明示模式由有意义的“对话或集体反思”所触发,在对话与反思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或类比帮助成员将难以沟通和隐含的隐性知识表述出来。再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鉴国外跨学科合作经验 促进我国高校发展[J]. 叶桂芹,李红宇,张良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01)
[2]建设科技平台 会聚学科力量 提高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J]. 赵沁平. 中国高等教育. 2005(23)
[3]学校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 华芳英,杨亚观.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8)
[4]大学虚拟跨学科组织的原则、特征和优势——以麻省理工学院CSBi运行机制为例[J]. 熊华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8)
[5]大学知识管理初探[J]. 汪怿. 辽宁教育研究. 2005(03)
[6]高等学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J]. 刘乃嘉,刘启新,蒋东兴. 工业技术经济. 2005(01)
[7]隐性知识与导师制[J]. 王舒,张香敏. 辽宁教育研究. 2005(01)
[8]加强高校知识管理提升其竞争力[J]. 宋庆红. 理工高教研究. 2004(06)
[9]高等学校应加强知识管理[J]. 刘昊. 长沙大学学报. 2004(03)
[10]从“隐性知识论”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J]. 齐艳霞,尹春洁. 全球教育展望. 2004(09)
博士论文
[1]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 甘永成.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系统管理研究[D]. 陈婵.浙江大学 2005
[2]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D]. 慕周.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93297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科会聚平台存在的问题
性质知识知识层面图2一3知识的性质与层面因此,野中育次郎(1995)认为,组织知识可以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交互而创造,并依据交互的四种模式,即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maiization)、汇总组合(e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malization)提出了著名的sEel模型23。模式一,“潜移默化”。这是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新的知识总是来源于个人,而且个体之间可以直接分享各自独有的隐性知识。通过共享经历、交流经验、模仿、讨论想法和见解、实践等社会化的手段,隐性知识得以被交流。获得隐性知识的关键是体验。如果没有形成共有的体验的话,一个个体要使自己置身于知识主体中思考是很难的
性知识隐显性知识图2一4SECI模型野中育次郎的SECI模型是一个动态、螺旋的模型,他认为组织知识的创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通过以上的四个步骤,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不断交融,知识得以创造,由个人知识的增加促使组织知识同步增加。知识螺旋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促进因素。首先,潜移默化模式通常起始于创建一个互动的“场”。所谓“场”,是促进成员间分享彼此经历和心智模式的场所。其次,外部明示模式由有意义的“对话或集体反思”所触发,在对话与反思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或类比帮助成员将难以沟通和隐含的隐性知识表述出来。再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鉴国外跨学科合作经验 促进我国高校发展[J]. 叶桂芹,李红宇,张良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01)
[2]建设科技平台 会聚学科力量 提高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J]. 赵沁平. 中国高等教育. 2005(23)
[3]学校组织中的知识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 华芳英,杨亚观.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8)
[4]大学虚拟跨学科组织的原则、特征和优势——以麻省理工学院CSBi运行机制为例[J]. 熊华军.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8)
[5]大学知识管理初探[J]. 汪怿. 辽宁教育研究. 2005(03)
[6]高等学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J]. 刘乃嘉,刘启新,蒋东兴. 工业技术经济. 2005(01)
[7]隐性知识与导师制[J]. 王舒,张香敏. 辽宁教育研究. 2005(01)
[8]加强高校知识管理提升其竞争力[J]. 宋庆红. 理工高教研究. 2004(06)
[9]高等学校应加强知识管理[J]. 刘昊. 长沙大学学报. 2004(03)
[10]从“隐性知识论”看牛津大学的导师制[J]. 齐艳霞,尹春洁. 全球教育展望. 2004(09)
博士论文
[1]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 甘永成.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高等学校跨学科组织的系统管理研究[D]. 陈婵.浙江大学 2005
[2]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D]. 慕周.浙江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93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59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