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2-09-27 16:54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互联网,90年代后得到迅猛发展。它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信息交流方式的一种巨大的变革,它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特征符合大学生勇于追求自我,敢于标新立异的固有个性。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时尚。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有效方法,努力掌握“制网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在阐述互联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并参阅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资料,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境和机遇。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面对互联网的挑...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互联网的一般理论概述
(一)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二) 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
二、 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 我国大学生上网的总体情况
(二) 我校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
(三)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三、 互联网的发展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 互联网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三) 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四、 研究网络传播的规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 把握网络时代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
(二) 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三) 适应网络信息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四) 探索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推进“两课”教学改革
(五) 构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读研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三) 读研期间从事的科研课题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的思考[J]. 曾长秋,薄明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改进[J]. 张再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3]从“红色网站”的发展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开拓[J]. 黄开胜,杨振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 丁峰.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5)
[5]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张彦平. 探索与求是. 2001(09)
[6]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吴汉德. 江苏高教. 2001(03)
[7]加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含量的系统思考[J]. 董立人. 探索. 2001(04)
[8]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开展途径[J]. 于新恒. 长白学刊. 2001(04)
[9]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机制[J]. 王建社. 教育研究. 2001(07)
[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初探[J]. 黄声波.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681246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互联网的一般理论概述
(一)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二) 互联网的功能和特点
二、 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 我国大学生上网的总体情况
(二) 我校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
(三)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三、 互联网的发展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 互联网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三) 适应网络社会的要求,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四、 研究网络传播的规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 把握网络时代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
(二) 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三) 适应网络信息教育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四) 探索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推进“两课”教学改革
(五) 构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读研期间获得的科研奖励
(三) 读研期间从事的科研课题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设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的思考[J]. 曾长秋,薄明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改进[J]. 张再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3]从“红色网站”的发展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开拓[J]. 黄开胜,杨振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 丁峰.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5)
[5]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张彦平. 探索与求是. 2001(09)
[6]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吴汉德. 江苏高教. 2001(03)
[7]加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含量的系统思考[J]. 董立人. 探索. 2001(04)
[8]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开展途径[J]. 于新恒. 长白学刊. 2001(04)
[9]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机制[J]. 王建社. 教育研究. 2001(07)
[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初探[J]. 黄声波.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681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68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