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学院研训一体化方式的研究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22 05:04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区进修学院内部进行了整合,把教研室和进修部合并成为研训部,提出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理念。本项研究试图通过对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组的个案的分析,对其研训一体化方式进行解析,思考其实践的价值,探究其实施的策略。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诸方面的挑战出发,寻找一条适合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教师进修学院的研训一体化的方式。通过文献研究表明:国内以及发展国家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育培训机构的参与;教育培训机构必须重心下移,深入到基层与学校、教师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同时,阐述了研训一体化方式的时代性、必要性、现实性。 第二部分通过对研训一体化方式的几个涵义的分析以及研训一体化的理论依据的探讨得出:以学校为基础,以各种层次合作为特征的“教学——研究——专业发展”为一体的研训是目前进修学院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工作方式及途径。 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进修学院的机构改革及教师培训方式的改进。研训一体化方式的实施原则...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背景
(一) 现状和挑战
(二) 国内外教师培训问题的文献研究
(三) 提出研训一体化方式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必要性
第二部分 对教师进修学院研训一体化方式的思考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训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 教师进修学院关于在职教师培训方式的改善
(一) 教师进修学院机构改革下研训一体化的实施原则和工作策略
(二) 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和功能
第四部分 松江教师进修学院的研训一体化方式实践中的几个案例
(一) 改进培训方式,聚焦课堂,实施行动研究
(二) 松江四中数学教研组在校本研训化中的变化
第五部分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研训一体化方式的再思考
(一) 聚焦课堂,不断实践和反思是研训一体化的落脚点
(二) 以教学中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键
(三) 结对联动,专业引领是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校本研训水平的有力措施
(四) 促使教师自主发展的形成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
(五) 提高教师在实践中生成课题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途径
第六部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教育模式:走向开放[J]. 母小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17)
[2]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实施研究[J]. 郑百伟.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9)
[3]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观照下[J]. 胡中锋,董标.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8)
[4]从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视角看我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问题[J]. 田云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15)
[5]教师教育效率与教育模式创新[J]. 杨光钦. 教育研究. 2005(07)
[6]SBAS: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模式[J]. 傅建明.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7)
[7]试论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形成[J]. 王晓宇.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6)
[8]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 杜志强,靳玉乐.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5)
[9]试析当前韩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四大特色[J]. 李世宏.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10]政府控制型教师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陈正华,刘复兴.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7)
博士论文
[1]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 朱益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23505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背景
(一) 现状和挑战
(二) 国内外教师培训问题的文献研究
(三) 提出研训一体化方式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必要性
第二部分 对教师进修学院研训一体化方式的思考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训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 教师进修学院关于在职教师培训方式的改善
(一) 教师进修学院机构改革下研训一体化的实施原则和工作策略
(二) 研训一体化的方式和功能
第四部分 松江教师进修学院的研训一体化方式实践中的几个案例
(一) 改进培训方式,聚焦课堂,实施行动研究
(二) 松江四中数学教研组在校本研训化中的变化
第五部分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研训一体化方式的再思考
(一) 聚焦课堂,不断实践和反思是研训一体化的落脚点
(二) 以教学中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键
(三) 结对联动,专业引领是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校本研训水平的有力措施
(四) 促使教师自主发展的形成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
(五) 提高教师在实践中生成课题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基本途径
第六部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教育模式:走向开放[J]. 母小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17)
[2]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其实施研究[J]. 郑百伟.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9)
[3]教育评价:矛盾与分析——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观照下[J]. 胡中锋,董标.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8)
[4]从国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视角看我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问题[J]. 田云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15)
[5]教师教育效率与教育模式创新[J]. 杨光钦. 教育研究. 2005(07)
[6]SBAS: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模式[J]. 傅建明.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7)
[7]试论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形成[J]. 王晓宇.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6)
[8]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 杜志强,靳玉乐. 课程.教材.教法. 2005(05)
[9]试析当前韩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四大特色[J]. 李世宏.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10]政府控制型教师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 陈正华,刘复兴. 教育发展研究. 2005(07)
博士论文
[1]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 朱益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23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72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