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人们科学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清其发展的必要性,可以使我们对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有更清晰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础上,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等四个方面以更好地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对策。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环节去提升能力和积累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育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它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检验、发展和完善理论知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在对专家学者的研究内容与思路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研究意义、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为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通过正确研究分析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进一步探索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发展道路,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又好又快地发展添砖加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从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系统的阐述;第二章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内涵,界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并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系;第三章具体分析和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与特点、基本原则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分析了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启示,主要以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经验为研究对象;第五章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大学生社会实践 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1-12
- 1.1.1 选题目的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6
-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16-17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9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概述19-25
- 2.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内涵19-20
- 2.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20-21
-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21-24
- 2.4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互关系24-25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25-37
- 3.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和特点25-28
- 3.1.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25-27
- 3.1.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27-28
- 3.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28-31
- 3.3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31-33
- 3.3.1 认识问题31
- 3.3.2 环境问题31-32
- 3.3.3 机制问题32
- 3.3.4 形式问题32-33
- 3.4 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33-37
- 3.4.1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偏差33-34
- 3.4.2 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中存在问题34-35
- 3.4.3 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不足35
- 3.4.4 激励机制不健全35-36
- 3.4.5 风险问题的制约36-37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启示37-46
- 4.1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经验37-40
- 4.1.1 美国的“探索式学习”与“服务学习”37-39
- 4.1.2 日本的“体验式就业”39-40
- 4.2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启示40-46
- 4.2.1 建立规范的社会实践制度以寻求长远发展41
- 4.2.2 积极引导大学生注重理论思考以提升理论层次41-42
- 4.2.3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实践体系以优化实践成效42
- 4.2.4 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以形成科学标准42-43
- 4.2.5 加强社会实践立法工作以实现激励约束43-46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对策探析46-54
- 5.1 贯彻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46
- 5.2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指导46-49
- 5.2.1 坚持社会实践与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相互统一47
- 5.2.2 坚持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互促进47-48
- 5.2.3 坚持社会实践与就业创业相互协调48
- 5.2.4 坚持社会实践与服务经济社会相互一致48-49
- 5.3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49-54
- 5.3.1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方针49-50
- 5.3.2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内容50-52
- 5.3.3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基本途径52-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2
- 致谢62-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小华;;在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原则与主要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郝光;刘永;;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辛立章;周国桥;邓雪梅;;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以项目化运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5 王兆娣;;关于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与对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杨飞龙;;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励立庆;王志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2期
8 李友善;王少逸;于兴业;高汉峰;高放;吴立全;;“电子村官”——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9期
9 杨宝玲;吴敏;;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08期
10 白雪杰;;从大学生就业难反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J];北方经贸;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叶;初中思想品德课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8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