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美大学学生手机消费行为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8 20:05
  在全球第三代(3G)手机稳步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之时,各国手机品牌厂商和移动网络运营商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要想在全球市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满意的业绩,有必要用“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理念指导公司的国际经营和营销活动,而了解和把握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手机消费行为,是成功开展国际营销的基础。 在此背景下,笔者展开了对中美大学生手机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并撰写了本文。这项研究采取了如下方法:首先,笔者研读了有关手机消费行为方面的文献,重温了所学的国际营销理论。借鉴已有文献和相关的二手资料,笔者缩小了研究范围,又通过个人访谈得出和确定以下初步假设: 假设一:美国大学学生使用3G手机的比例比中国大学学生高。 假设二:在购买手机时,美国大学学生比中国大学学生对价格较为敏感。 假设三:中国大学学生购买手机的花费占生活费用的比例比美国大学学生高。 假设四:因为资费不同和文化差异,中国大学学生发短信比较多,而美国大学学生打电话比较多。 假设五:美国大学学生自己支付手机和通讯费用...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手机技术与市场演进及发展趋势
    (二) 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与发展前景
    (三) 全球手机市场竞争状况
二、研究意向和现实意义
    (一) 中国手机市场的特点和现状
    (二) 美国手机市场的特点和现状
    (三) 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特点
三、初步假设
四、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 调查的方式
    (四) 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五、调研结果和论证
    (一) 对抽样方法的说明
    (二) 对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假设
六、结论和启示
    (一) 有关手机使用和更换时间
    (二) 有关假设一:使用3G 手机的比例
    (三) 有关假设二:价格敏感性
    (四) 有关假设三:购买手机费用占生活费用的比例
    (五) 有关假设四:发短信相对于打电话的频率
    (六) 有关假设五:独立支付手机和通讯费用的比例
    (七) 有关被调查者对手机各项属性指标的需求偏好
七、本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本文编号:4031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031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