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08:25
本文关键词: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后勤为高校的运营、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相关服务,是高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后勤实际上与学生发生着最为频繁、最为密切的接触,并能够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由于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后勤可以通过管理、服务和环境等途径来实现育人的目的,这是课堂教育所不具备的,是专业教育的必要补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校后勤就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密不可分。因此,为了完善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本文将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高校后勤育人事业的发展,进行理论研究。因此,除了序言外,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思路及方法;在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就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的有关理论依据以及概念的界定进行论述:在第三章,就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进行剖析,探讨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的现状和问题;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提出完善高校后勤育人的原则、建议和方法,以期推进高校后勤育人的工作,并且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大学生。
【关键词】:高校后勤 后勤育人 途径 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4
【目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3-4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CONTENTS9-12
- 第一章 导论12-18
- 1.1 高校后勤育人途径问题的提出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3-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4-16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相关理论依据及概念界定18-32
- 2.1 理论依据18-24
- 2.1.1 马克思主义理论18-22
- 2.1.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相关理论22-24
- 2.2 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相关概念的厘定24-28
- 2.2.1 高校后勤育人24-25
- 2.2.2 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25-27
- 2.2.3 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机制27-28
- 2.3 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研究价值和意义28-32
- 2.3.1 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研究价值28-30
- 2.3.2 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研究意义30-32
- 第三章 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现状剖析32-40
- 3.1 当前高校后勤育人的主要途径32-34
- 3.1.1 提供优良的后勤服务产品32-33
- 3.1.2 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条件33
- 3.1.3 构建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33-34
- 3.1.4 营造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34
- 3.2 前高校后勤育人途径存在的问题34-36
- 3.3 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现存问题的原因剖析36-40
- 3.3.1 后勤育人环境及教育客体的变化36-38
- 3.3.2 后勤育人途径本身存在的问题38-40
- 第四章 完善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40-49
- 4.1 完善高校后勤育人途径的原则40-42
- 4.1.1 转变运营观念,扩大认同感40-41
- 4.1.2 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归属感41
- 4.1.3 完善相关制度,深化满意度41-42
- 4.2 完善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的建议和方法42-46
- 4.2.1 拓宽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42-44
- 4.2.2 搭建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的平台44-45
- 4.2.3 建立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机制45-46
- 4.3 高校学生对后勤育人途径的形式与内容的评估46-49
- 4.3.1 评估后勤育人途径的方法46-47
- 4.3.2 评估结果分析与反馈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作者和导师简介56-57
- 附件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淑兰;季诚钧;;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1期
2 彭林;;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后勤育人功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1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