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社会捐赠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特征
本文关键词:美国大学社会捐赠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运行是美国大学社会捐赠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系统环境构成中经济是捐赠系统的物质基础,宗教文化传统是捐赠系统的思想基础,社会相关运动是捐赠系统生成的催化剂,国家相关制度安排是捐赠系统运行的保障。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系统与经济、宗教文化传统、社会运动及相关制度等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整合衍生演化形成了社会捐赠——社会环境激励、支持——社会捐赠发展——大学发展——服务社会和捐赠者的功能增强——社会和捐赠者发展——更多社会捐赠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律动系统,呈现出整体性、社会性、动态性、适应性与开放性、持续性的良性生态系统特征。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
【关键词】: 美国大学社会捐赠 良性生态系统 构成 特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机制研究及其借鉴”(项目批准号:BIA1000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9.712
【正文快照】: 1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各种各样的系统而存在。大学社会捐赠作为社会系统,它是由捐赠主体(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受赠主体(大学)及其捐赠实践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捐赠主体的捐赠实力、价值取向,受赠主体(大学)的募捐动机及其募捐策略与管理,都受到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内容的教学处理[J];生物学教学;2010年08期
2 谭家学;;精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J];中学生物教学;2010年11期
3 林菊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04年03期
4 詹楚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教学建议[J];科学教育;2008年05期
5 徐显明;;大学是一个生态系统[J];大学时代;2006年09期
6 苟玉花;;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题[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08年11期
7 王健;;浅析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J];生物学教学;2011年12期
8 祝龙彪;;生态系统的能量[J];生物学教学;1986年01期
9 王绪琴;略论生态系统的五行结构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10 陈建成;;《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及其补偿与管理机制研究》述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瑛;孙振华;;人才生态系统揭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六君;;生态系统突变及其理论研究进展[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正春;安黎哲;王勋陵;;关于生态系统的“生态穴”模型[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冯剑丰;;生态系统多稳态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X;;生态系统的预启动机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柏智勇;章建文;;生态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7 覃开展;周全连;;关于建立生态系统价值“双值法”评估体系的探讨[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8 孙艳青;张海燕;王颖;;生态系统调节、保护功能的量化分析——以某高速公路生态验收调查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9 郑贵鸿;;石家庄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任海;唐小焱;彭少麟;;退化海岛生态系统的恢复[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态系统恶化威胁人类健康[N];中国气象报;2000年
2 广东省鹤山市农信联社 彭立文;构建农信生态系统 实现共同联动发展[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4年
3 记者 董映璧;俄开发出最优生态系统存在模型[N];科技日报;2006年
4 刘恕;1360名科学家认为地球不“健康”[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丽;生态系统可持续是生命延续的前提[N];辽宁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蔡岩红;80%近岸生态系统亚健康或不健康[N];法制日报;2013年
7 徐旭忠;消失的鱼群:长江生态系统的“病危通知书”[N];新农村商报;2013年
8 景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9 红尘 学红;生态系统恶化危及人类健康[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10 刘平;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N];中国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属峰;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
2 关峻;复杂生态系统的无标度理论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陶金;中国耕地生态系统运行效应与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方显瑞;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陈洪全;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垦区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学真;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范学忠;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凤华;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演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蒋延玲;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10 王翠;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金昌;复杂生态系统的广义信息熵理论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2 丁易;重庆黔江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雅丽;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党宏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师晓娟;兰州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与结果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辉;复杂生态系统的分形及动力学特性[D];天津大学;2007年
7 高雪娇;道路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空间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张向龙;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江腊沙;青藏铁路唐拉段建设对高寒生态系统影响及恢复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王俊;常德津市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大学社会捐赠良性生态系统形成及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3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