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到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99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并按照计划进行相关培养,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学生顺利的就业。 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理论,以便为下文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前人研究发现,关于二者单独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二者关系的研究比较缺乏。其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问卷,收集相关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检验了自编问卷的可行性。再次,对调查数据采用差异分析与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发现了影响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并发现职业目标中的自我认知因子、职业探索因子与职业生涯设计相关。最后,从个人和学校教育角度给出建议,帮助大学生把握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进。 本文研究有以下发现: 第一,大学生职业目标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显著,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大学生职业目标中的自我认知维度、职业理解维度、生涯评估维度、探索程度维度和目标制定维度。 第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在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因素会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生涯维度、学校职业教育维度、能力培养维度和评估修正维度造成影响。 第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有些维度上存在显著相关。职业目标中的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设计的维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职业目标中的职业探索与职业生涯设计在部分维度上显著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 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2.1 研究职业目标的意义10-11
- 1.2.2 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11
- 1.2.3 研究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设计二者相关的意义11-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研究假设12
- 1.5 论文框架12-14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4-25
- 2.1 职业与职业生涯的界定14-16
- 2.1.1 职业的界定14-15
- 2.1.2 职业生涯的界定15-16
- 2.2 职业目标概述16-18
- 2.2.1 职业目标的界定16-17
- 2.2.2 职业生涯目标的分解与组合17-18
- 2.2.3 职业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18
- 2.3 职业生涯设计概述18-23
- 2.3.1 职业生涯设计界定18-19
- 2.3.2 职业生涯选择理论19-20
- 2.3.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0-22
- 2.3.4 职业生涯设计的模式22-23
- 2.4 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关系23-25
- 2.4.1 职业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和核心23-24
- 2.4.2 职业目标决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向和内容24
- 2.4.3 职业生涯设计细化职业目标24
- 2.4.4 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目标落实的保证24
- 2.4.5 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辩证统一24-25
- 3 大学生职业目标与生涯设计问卷的编制与施测25-37
- 3.1 初测问卷编制25-27
- 3.1.1 项目收集25
- 3.1.2 归纳分析25-26
- 3.1.3 大学生个人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结构的提出26-27
- 3.1.4 预测问卷的编写27
- 3.2 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问卷的预测27-28
- 3.2.1 被试27-28
- 3.2.2 研究程序28
- 3.2.3 测量工具28
- 3.2.4 统计方法28
- 3.3 预试结果与分析28-31
- 3.3.1 项目分析28-29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29-31
- 3.4 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问卷的正式施测31-37
- 3.4.1 工具31
- 3.4.2 被试31-32
- 3.4.3 程序32
- 3.4.4 信度分析32-33
- 3.4.5 效度分析33-37
- 4 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及关系研究37-52
- 4.1 大学生职业目标的现状37-39
- 4.1.1 大学生职业目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7
- 4.1.2 不同性别在大学生职业目标上的差异分析37
- 4.1.3 不同年级在大学生职业目标上的差异分析37-38
- 4.1.4 不同专业在大学生职业目标上的差异分析38
- 4.1.5 不同生源地在大学生职业目标上的差异分析38-39
- 4.1.6 家庭经济环境在大学生职业目标上的差异分析39
- 4.2 大学生职业目标现状的讨论39-42
- 4.3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42-44
- 4.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2
- 4.3.2 不同性别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上的差异分析42
- 4.3.3 不同年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上的差异分析42-43
- 4.3.4 不同专业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上的差异分析43
- 4.3.5 不同生源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上的差异分析43-44
- 4.3.6 家庭经济环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上的差异分析44
- 4.4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的讨论44-46
- 4.5 大学生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的研究46-52
- 4.5.1 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测试结果分析46-48
- 4.5.2 大学生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48-49
- 4.5.3 对大学生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的讨论49-52
- 5 结论及建议52-58
- 5.1 结论52
-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52-53
- 5.3 研究启示及建议53-58
- 5.3.1 大学生自身的改进建议53-55
- 5.3.2 学校的改进措施55-58
- 参考文献58-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 致谢61-64
- 附录64-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规划[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汪士华;郑本军;宣丰敏;;关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雷五明;;略论高校职业咨询与生涯辅导的异同[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陈烨;陆颖;;高职院校培养高就业力人才的国际化途径探索及分析[J];包装世界;2009年06期
5 明铭;;大学生就业困境根源辨析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6 许见亮;;试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7 孙冬青;;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实现途径探讨[J];沧桑;2009年03期
8 穆建亚;;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付天微;;关于哈尔滨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报告[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5期
10 吴云飞;;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艳;;薛宝钗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对大学生的启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戴敏秀;;对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研究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班级管理[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赵铸;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丽丽;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严霞;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政府职责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付薇薇;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彦;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朱世一;地方本科高校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理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仲品;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淑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的特点与教育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佳;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茹凤莲;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设计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6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