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方式对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绩效影响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励方式对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来提高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的绩效,是关系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效果的重要问题。结合高校特点,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三类激励方式进行激励因子细分,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三类激励方式及各激励因子对创新团队绩效的实际影响。研究结论为高校创新团队有效使用激励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激励方式 创新团队 绩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产学研联盟中企业联盟管理能力的形成及对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项目编号:71402125;项目负责人:吴绍棠)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0引言激励方式的选择问题是现代组织管理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激励对员工绩效影响显剧。哈佛大学詹姆斯(W.James)教授认为: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目前研究激励对员工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云娟;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新探[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辉;;汽车企业研发人员激励与保持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李志,薛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奇志;;浅谈商业银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激励策略[J];当代经理人;2005年06期
4 梁俊峰;;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研究[J];大视野;2009年03期
5 叶晓莉;;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策略的思考[J];大学时代;2006年05期
6 白云;;谈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1期
7 丁志同;;高校高层次人才特征分析及薪酬策略[J];改革与战略;2006年04期
8 贾婧;;企业基于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员工保留计划[J];消费导刊;2008年07期
9 余淑均;;基于湖北省中部崛起背景下的人才战略及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10 熊银平;;军工科研院所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其激励策略[J];当代经济;2014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延春;;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桂;王军华;;知识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桂;王军华;;知识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詹越;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小晖;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机理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卫峰;A公司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丹丹;北京CMEC公司知识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史晓丽;面向知识型员工的全面薪酬激励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陈长琴;风琪公司研发人才开发的诊断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涛;CS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朱全斌;转制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D];天津大学;2011年
7 韩正林;西部省属高校教师激励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张爱荣;TM广告公司创意型员工工作设计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贺礼英;重庆IT企业知识型员工需要特征及激励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曹蕾;外资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超,黄攸立;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S1期
2 陈淑妮;;企业人力资本的三大激励机制[J];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3 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银兴;重点建设“学科特区” 催生高水平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Z1期
2 周辉,朱星;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6期
3 张克勤;;浅议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的创新团队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11期
4 杨远芬;;浅析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科学咨询;2005年09期
5 张卫良;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性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1期
6 李成林;;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抓好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年05期
7 侯光明;晋琳琳;;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领导问题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10期
8 周一兵;;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6年10期
9 陈士俊;柳洲;;基于战略和文化视角的创新团队和谐管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11期
10 杨绍利;;在自主创新中建设创新团队[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建;苏燕;;普通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探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庞玉芬;张力;刘效良;;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3 王兆华;;浅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4 宋丹;;创新文化与创新团队精神[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陈劲;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A];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1分会场海峡两岸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梁宁霞;李志光;王捷;赵俊;王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创新团队工程”的背景与思考[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蔡家琪;徐进;;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状况及发展趋势[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8 牛建昭;李_g;;组建创新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创新团队”简介[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项目投标喜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创新团队项目投标喜讯[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曾国平 李雪松;创新团队——培养学习力、提升创新力的理性选择[N];光明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杨勇军邋记者 张淑芹;宁夏:15个科技创新团队授牌[N];科技日报;2008年
3 宋茜;组建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N];江西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依友 通讯员 姜金宇;路桥建设创新团队壮大人才队伍[N];台州日报;2008年
5 记者 钟燕平;中国农科院将建百个科技创新团队[N];农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宋茜 实习生 周庆亮;首批41个科技创新团队出炉[N];江西日报;2009年
7 ;关于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细则[N];淄博日报;2009年
8 陈胜伟;浙林院4个团队成省重点创新团队[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9 记者 宋茜;新组建32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N];江西日报;2010年
10 单新港 刘玉洪 王佩杰;赣榆:创新团队成为转型“驱动器”[N];新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怡然;高校创新团队信任构建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艳杰;战略性大学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4 蔡德章;基于成员合作的高校创新团队组织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李尚群;创新团队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小晖;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学习机理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朱学红;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宝生;基于知识网络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知识流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常玉;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2 廖佚;我国高校创新团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杨胜;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D];重庆大学;2009年
4 褚田芬;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蔷蔷;地方高校省级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侯映霞;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田甜;学生创新团队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晓亮;我国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王琼;高校教师创新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冬;领军人物与创新团队—王智彪团队的启示[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激励方式对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7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6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