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微传播策略探析——以微博、微信为例
本文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微传播策略探析——以微博、微信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营造出社交化、移动化的"微传播"新形态。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网络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高校传统媒体受到微媒体的冲击,亟需开拓新的新闻宣传阵地。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思路,研究微传播规律,在新媒体领域赋予高校校媒新的活力,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高校 新闻宣传 新媒体 微传播
【基金】:2013年度福州大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社科类)(13SKZ15)
【分类号】:G206;G647
【正文快照】: 2014年第十二期东南传播124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新媒体衍生出的新型“微传播”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着传播格局。今年八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媒体融合”战略,这再次从国家的高度强调了在新媒体时代,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小华;;移动入口之争与再造式媒体融合[J];新闻与写作;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维林;李儒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功能演进[J];新闻世界;201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想平,王虹英;建立高校新闻宣传应急机制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6期
2 赵雅文,何村;地方高校新闻教学改革要走特色之路——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改实践与探索[J];新闻界;2005年03期
3 范松仁,张洪萍;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的拓展与利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范松仁,张洪萍,杨健;高校新闻媒体育人功能的拓展与利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9期
5 刘尊旭;高校新闻网站的建设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0期
6 张照彬,黄海涛;高校新闻网站功能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7 孙超;;论高校新闻媒体的系统整合及其作用互动[J];理论月刊;2006年11期
8 纪明;;论高校新闻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新闻知识;2009年08期
9 赵长春;;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媒应树立的五种意识[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10 赵品;;微博时代的高校新闻宣传策略[J];河南科技;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祥;陈绚;李丹林;;论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于对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与法学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做法的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8辑[C];2012年
2 罗以澄;;当前我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急待解决的一大障碍[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3 杨逾涵;;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刍议[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袁嵘;论高校新闻媒体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2 宏亮;太原日报社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N];太原日报;2009年
3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谈洁;就业难,,不仅仅因为人多[N];南京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蒋廷玉 吕妍 本报实习生 于轶婷 苟亚玲;求职,他们为何至今没着落[N];新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长春;高校新闻传媒生态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张淼;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理念转向与实践创新[D];暨南大学;2010年
3 王立新;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龚华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陈玄;中国高校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云花;项目管理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郑晓华;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8 徐基磊;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新闻宣传体系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琴;山西高校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微传播策略探析——以微博、微信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9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