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4:13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期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对策


【摘要】: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国家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内容。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要看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增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 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别、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价值。笔者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陕西省六所高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了归纳,在肯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绩的同时,分析当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缺陷:(1)教育目标不够明确;(2)教育内容重历史轻现实;(3)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4)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行为呈现非理性特点;(5)教育保障措施不到位。针对上述种种问题,进一步探讨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分析:(1)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相脱节;(2)教育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3)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4)对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行为的引导重视不够;(5)缺乏健全的保障措施。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和实证研究,,本文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五大对策:(1)针对大学生实际构建多层次的教育目标;(2)构建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内容;(3)构建多样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4)加强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行为的引导;(5)健全教育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6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8-11
  • 1.2.1 国内研究状况8-10
  • 1.2.2 国外研究状况10-11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思路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1.4 研究意义12-13
  • 1.4.1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12
  • 1.4.2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12
  • 1.4.3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2-13
  • 1.4.4 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13
  •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13-16
  • 1.5.1 哲学依据13-14
  • 1.5.2 学科依据14
  • 1.5.3 现实依据14-16
  • 2 相关概念16-21
  • 2.1 爱国主义基本概念16-18
  • 2.1.1 爱国主义的概念16-17
  • 2.1.2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异同17-18
  • 2.2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18-21
  • 2.2.1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18
  • 2.2.2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18-19
  • 2.2.3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19-21
  • 3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21-30
  • 3.1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绩21-23
  • 3.1.1 教育力度逐渐加大21-22
  • 3.1.2 善于利用重大节庆和事件,形成良好风气22
  • 3.1.3 大学生主体性得到较好体现22-23
  • 3.1.4 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向上23
  • 3.2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23-27
  • 3.2.1 教育目标不够明确23-24
  • 3.2.2 教育内容重历史轻现实24-25
  • 3.2.3 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25
  • 3.2.4 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行为呈现非理性特点25-26
  • 3.2.5 教育保障措施不到位26-27
  • 3.3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27-30
  • 3.3.1 教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相脱节27
  • 3.3.2 教育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27-28
  • 3.3.3 传统教育形式的影响28
  • 3.3.4 对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行为的引导重视不够28-29
  • 3.3.5 缺乏健全的保障措施29-30
  • 4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30-36
  • 4.1 针对大学生实际构建多层次的教育目标30
  • 4.2 构建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内容30-32
  • 4.3 构建多样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32-33
  • 4.4 加强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行为的引导33-34
  • 4.5 健全教育保障措施34-36
  • 5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2
  • 附录42-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2 刘树宏;;当代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本要求的层次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4期

3 王荣珍;;英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年06期

4 章洪丽;;关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5 许萌;;浅谈对新时期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6 朱微;;中日爱国主义教育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7 傅晓宇,王海稳;多维视野中的爱国主义内涵[J];理论月刊;2004年12期

8 苏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9 王顺洪;王文菊;;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传德,许华;美国的历史教学[J];史学史研究;1997年01期



本文编号:528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28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