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辽宁省民办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2:35

  本文关键词:辽宁省民办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 公办高校 组织绩效 平衡计分卡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组织具有其自身的组织特征。如何针对组织特征制定不同的组织绩效管理政策已成为当前中国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本文基于辽宁省高校组织形式现状,从财产所有权角度将高校组织形式界定为公办高校(辽宁省政府公共财政出资)、民办高校(社会组织或个人出资)两种组织类型。并以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对辽宁省10所本科高等学校展开调查。其中,5所为辽宁省政府公共财政出资的公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5所为社会组织或个人出资的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法,从研究假设的提出、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选择及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的校验、计分及分布分析、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研究思路与研究过程对10所高校组织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通过对样本数据得分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民办高校组织绩效并不低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的研究结论; 第二,通过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对高校组织绩效的评价与管理; 第三,通过对样本数据得分进行百分制换算,得出两类院校组织绩效得分普遍偏低的研究结论,这说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均需要提高组织绩效。 通过辽宁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的比较研究,就如何提高辽宁省民办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如何根据不同的高校组织形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等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对高校组织绩效评价和排名的研究; 第二,辽宁省民办、公办高校均应重视提高组织绩效工作; 第三,各高校应建立适应自身情况的组织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 第四,要从“以人为本”、“平衡”、“相互影响”等角度思考提高组织绩效问题。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等问题。 第二章,公共部门组织绩效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标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平衡计分卡法、360度绩效考核法等公共部门组织绩效管理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收集。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假设的提出、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调查数据的收集等。其中,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选择及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调查问卷的校验、计分及分布等问题。 第四章,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主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并得出研究结论。在数据分析中,主要对两类高校的组织绩效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描述与推断;对两类高校组织绩效得分差异的来源进行分析;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评价结果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对样本高校依据组织绩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对两类高校多选项问题进行汇总并得出结论;对两类高校组织绩效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出研究展望。 第五章,提高辽宁省民办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辽宁省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加强高校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对辽宁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如何提高组织绩效也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辽宁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加强对辽宁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有效管理,如何解决辽宁省教育资源稀缺问题,以及提高辽宁省高等学校供给能力,丰富公共管理及公共组织理论等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公办高校 组织绩效 平衡计分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6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0-14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4-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8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创新点与不足18-19
  • 1.4.1 创新点18
  • 1.4.2 研究不足18-19
  • 2 公共组织绩效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19-31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9-20
  • 2.1.1 高校组织形式的界定19
  • 2.1.2 组织绩效的界定19-20
  • 2.2 公共组织绩效理论与方法20-31
  • 2.2.1 目标管理理论20-22
  • 2.2.2 绩效管理理论22-24
  • 2.2.3 平衡计分卡法24-27
  • 2.2.4 360度绩效考核法27-31
  •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收集31-41
  • 3.1 研究假设31-32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2-35
  • 3.3 数据收集35-41
  • 3.3.1 问卷设计35-36
  • 3.3.2 调查对象的选择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36-37
  • 3.3.3 问卷校验、计分及分布分析37-41
  • 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论41-53
  • 4.1 数据分析41-48
  • 4.1.1 两类高校的组织绩效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的描述与推断41-43
  • 4.1.2 两类高校组织绩效得分差异的来源分析43-44
  • 4.1.3 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评价结果的内部结构分析44-45
  • 4.1.4 样本高校依组织绩效得分的聚类分析45-47
  • 4.1.5 两类高校多选项问题的汇总结果47-48
  • 4.2 研究结论48-51
  • 4.2.1 关于两类高校组织绩效的比较48-49
  • 4.2.2 关于两类高校组织绩效水平的评价49-50
  • 4.2.3 两类高校组织绩效存在的共性问题与原因分析50-51
  • 4.3 研究展望51-53
  • 5 提高辽宁省民办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的对策建议53-60
  • 5.1 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对高校组织绩效评价和排名的研究53-55
  • 5.2 辽宁民办、公办高校均应重视提高组织绩效工作55-56
  • 5.3 各高校应建立适应自身情况的组织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56-57
  • 5.4 应从多角度思考高校组织绩效提升问题57-60
  • 结语60-61
  • 附录61-64
  • 参考文献64-68
  • 后记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晓霞;王娜;;探析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刘中文;张静;张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章杰;“契约论”与绩效考核[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邱莉红;对营销渠道绩效衡量的探讨[J];中外管理导报;2002年03期

5 徐红,祝小宁;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吴建南,阎波;政府绩效:理论诠释、实践分析与行动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丁志同;;员工绩效的概念与结构研究综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陈春明;李艳霄;;组织创新气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6期

9 魏立江;汪家常;;网络化企业组织基于成本的绩效衡量框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兰小春;姜振寰;;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现状与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简兆权;张鲁艳;柳仪;伍卓深;;社会资本、知识管理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陈莹;朱[?;;世界五国建筑业绩效衡量体系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尚虎平;;绩效、“绩效”晋升与地方政府非绩效行为律:一个博弈论的解释[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浙江省温州市审计局课题组;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研究(下)[N];中国审计报;2009年

2 上海中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万弟;如何设计分解关键任务的绩效表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3 ;企业如何追求高绩效[N];东方早报;2005年

4 刘东方;绩效衡量的四个陷阱[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5 ;创新时代的绩效评估[N];信息时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田时胜 通讯员 黄日全;让工作绩效在管理中提升[N];钦州日报;2010年

7 景洪军;对不对 由实践来检验[N];中国邮政报;2012年

8 Sir Andrew Likierm 殷琳;风险评估是获取良好绩效的关键[N];期货日报;2007年

9 彭伟光;上锅分配机制让人才登台劲舞[N];中国工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新建;企业竞合行为选择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章彪;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雪;传媒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钟海;政府绩效评估之有效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任伟东;中国银行延安分行绩效考核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王岭;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董莉;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0年

6 唐晓光;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创新绩效[D];东北大学;2013年

7 翟佳;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琢;辽宁省民办与公办高校组织绩效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9 季玉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衡量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王瑾;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7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57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