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化背景下教师专业伦理的重构
本文关键词:社会阶层化背景下教师专业伦理的重构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化现象,业已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型塑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涉及教师专业信念、教师责任、教师公正等方面;有待通过合理规范教师专业伦理、倡导对话式教育、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途径推动教师专业伦理的重构。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教师专业伦理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B132)相关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阶层化现象,业已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型塑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不能回避的教育问题。朱永新教授指出,当前中国“学校中人群结构的异质化加剧,对教师是否具有关爱、关怀、仁慈、公平、正义的情怀成为时代新的呼唤。”[1]当前需要关注的相关问题是:社会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彦斌;;论教师地位与教育伦理重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2期
2 陈振中;教育冲突的性质及类型学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朱小蔓;朱永新;;中国教育:情感缺失[J];读书;2012年01期
4 王卫东;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程亮;;规范·专业·实践:当代教师伦理研究的三种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7 赵卫华;;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新趋势[J];人民论坛;2011年30期
8 谢革新;;教师的阶层差异与儿童的学业成败[J];文教资料;2007年19期
9 刘雨;;论教师幸福的伦理内涵[J];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01期
10 李国强;;家庭社会资本:家校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李廷宪;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道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丁慧琴;;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要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李富;;透过《非诚勿扰》看对话理论下的婚恋观转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8 孟庆坤;;论酒神精神的审美救赎功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9 王玉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对话教学模式探讨[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范惠莹;;高校辅导员角色维度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彩华;高中化学课堂师生对话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红 ,张人杰;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90年05期
2 林少华;;谁让教授“下课”了?[J];读书;2006年12期
3 刘铁芳;;教育怎样关涉幸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4 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高晓清;;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的维度[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康洁,熊和平;教师:道德身份与道德教育[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8 金生,
本文编号:577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7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