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医师承教育路径和模式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15:04

  本文关键词:中医师承教育路径和模式的创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医药师承教育 模式 路径


【摘要】:千年以来,传统中医药教育以师承授受为主要培养人才的形式。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下培养了若干名医大家,为中医药学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医药教育也与时俱进。近60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面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日益凸显的问题,如何遵循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构建新型的中医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医教育的一次积极的探索。本研究在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自身的特点和中医人才的特征,通过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历史考察,对各阶段中医药师承教育进行纵向分析,结合不同学科师承的横向比对,在总结师承教育模式优劣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问题与事件的审视,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分析师承教育转型的原因,通过挖掘传统师承教育现代价值及其新内涵,探索建立院校教育模式和师承教育模式互补、并行、兼容,共同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的可能性。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一方面,总结出我国传统师承教育的优势与不足,挖掘其现代价值;另一方面,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不足,探索建立院校教育模式与师承教育交融发展新模式的可能,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上述研究,为我国中医人才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医药师承教育 模式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R-4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绪论11-19
  • 1 选题来源11
  • 2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1-12
  • 2.1 问题的提出11-12
  • 2.2 研究的意义12
  • 3 研究现状12-14
  • 4 基本概念界定14-16
  • 4.1 中医14-15
  • 4.2 教育模式15
  • 4.3 师承教育15
  • 4.4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15-16
  • 5 研究理论基础16-17
  • 5.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16
  • 5.2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6-17
  • 5.3 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17
  • 6 研究方法17-18
  • 7 课题研究展望18-19
  • 第一章 中医师承教育的历史考察19-46
  • 1 中国古代师承教育模式的形成19-27
  • 1.1 古代医学发展概况19-20
  • 1.2 古代医学教育模式20-22
  • 1.3 古代中医学术流派与师承教育的关系22-25
  • 1.3.1 学术流派的诠解22-23
  • 1.3.2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23-24
  • 1.3.3 学术流派与古代中医学传承的相互影响24-25
  • 1.4 古代中医师承教育的特点25-27
  • 1.4.1 古代中医师承制优势25-26
  • 1.4.2 古代中医师承制劣势26-27
  • 2 中西古代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27-30
  • 3 近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转型30-46
  • 3.1 近代中医师承教育概况30
  • 3.2 近代中医师承形式——近代中医医派与世家30-31
  • 3.3 近代师承教育的时代特点31-32
  • 3.4 近代中医师承教育转型的原因简析32-33
  • 3.5 近代中医教育的变革33-35
  • 3.6 近代各时期的中医学校教育概况35-42
  • 3.7 近代中医师承教育与近代学校教育的比较42-44
  • 3.7.1 教学对象42
  • 3.7.2 教学目标42-43
  • 3.7.3 教学内容43
  • 3.7.4 教学方法43
  • 3.7.5 教学考核43-44
  • 3.8 推动近代中医药教育模式演进的因素44-46
  • 3.8.1 政治因素44
  • 3.8.2 经济因素44
  • 3.8.3 科技因素44-45
  • 3.8.4 文化因素45-46
  • 第二章 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构建46-53
  • 1 政府主导的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46-50
  • 1.1 1956-1966年师带徒运动46-47
  • 1.2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47-50
  • 1.2.1 高级师承继续教育的形式及内容48-49
  • 1.2.2 高级师承继续教育的优势49
  • 1.2.3 现代高级师承继续教育模式的不足49-50
  • 1.3 关于政府主导的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小结50
  • 2 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探索50-53
  • 2.1 与时俱进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50-51
  • 2.2 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师承教育的融合探索51-53
  • 第三章 师承教育现代转型的个案分析——以孟河医派费氏一脉为例53-63
  • 1 孟河费氏家族医学传承的形式与内容53-58
  • 1.1 家传53-56
  • 1.2 师承56-58
  • 2 从费氏医学传承看师承教育的转型58-63
  • 2.1 传承形式58-59
  • 2.2 传承内涵59-60
  • 2.3 对现代师承教育模式的启示60-63
  • 第四章 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模式对师承教育模式的借鉴63-79
  • 1 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发展的进程与反思63-69
  • 1.1 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发展简况63-64
  • 1.2 现代高等院校教育模式与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比较64-66
  • 1.2.1 教育规模64
  • 1.2.2 生源及学医动机64-65
  • 1.2.3 教学内容65
  • 1.2.4 教学形式与方法65
  • 1.2.5 临床实践方式65-66
  • 1.2.6 师资方面66
  • 1.3 对比结论66-69
  • 1.3.1 传统中医师承制优势及不足66-67
  • 1.3.2 院校教育的优势67
  • 1.3.3 院校教育的不足67-69
  • 2 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的反思与展望69-77
  • 2.1 传统中医师承制的现代价值69-70
  • 2.1.1 注重医德修养,纯正习医动机69
  • 2.1.2 注重经典学习,扎牢基础功底69-70
  • 2.1.3 注重临症实践,重在因材施教70
  • 2.2 建立新型中医院校师承教育模式的展望70-75
  • 2.2.1 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的内涵分析70-72
  • 2.2.2 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模式的意义72-73
  • 2.2.3 对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模式的探索73-75
  • 2.3 院校教育融入师承教育的路径75-77
  • 2.3.1 明确新型中医药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75-76
  • 2.3.2 建立新型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构想76-77
  • 3. 对社会师承教育的反思与展望77-79
  • 3.1 对当前社会师承教育的思考77-78
  • 3.2 打造立体现代师承教育模式的展望78-79
  • 小结79-82
  • 1 研究结论79-80
  • 2 研究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88-89
  • 致谢89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莹莹;杨金生;;对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的若干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本文编号:599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599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