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6 16:11

  本文关键词: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交叉学科 仪器设备 共享平台


【摘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最主要的场所之一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需要更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特殊作用,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国家实施“2011计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优势,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在高校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目标。 国内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初具规模,最初由原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购进国外大型理化分析仪器而建立,主要是采取仪器设备物理集中的方式运行。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对高校投入资金的大幅增长,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对仪器共享方式的差异化需求,各高校仪器设备运行和管理模式的大相径庭,原有仪器设备简单集中的模式导致仪器设备重复投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能适应高校的发展需求。如何构建多元化的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者需要面对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当前我国高校建设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新政策导向为背景,借鉴国外著名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具体做法,提出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构建的五大要素,即交叉学科建设、仪器设备物质平台、专业技术团队、共享信息技术资源、管理制度保障。五大要素形成有机的整体,确保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促进高校交叉学科创新发展。最后以厦门大学为实例,以大量详实数据,分别从“集中管理、分散运行”模式的分析测试中心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培养、信息化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新形式下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交叉学科 仪器设备 共享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Contents7-8
  • 一、导论8-17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研究现状9-11
  • (三) 核心概念11-14
  • (四) 研究思路14-17
  • 二、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体系结构17-23
  • (一) 交叉学科18
  • (二) 物质平台18-19
  • (三) 专业队伍19-20
  • (四) 信息系统20-21
  • (五) 管理制度21-23
  • 三、国内外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概况23-30
  • (一) 国外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23-25
  • (二) 国内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现状25-30
  • 四、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案例分析30-42
  • (一) 物质平台--分析测试共享平台的建设30-34
  • (二) 构建多学科人才协同创新机制34-38
  • (三) 推进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系统管理38-42
  • 结束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浅析计算机图灵奖带来的启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3期

2 魏淑艳;;推进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探讨[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2期

3 胡卓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的本质与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4 郑文涛;;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2期

5 陈晓兰,逄冬梅,罗剑梁,程清天,张勇;促进贵重仪器开放共享,提高使用效益[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08期

6 罗剑梁;张勇;程清天;陈晓兰;逄东梅;;厦门大学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及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12期

7 罗东;兰中文;;对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实验室队伍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03期

8 贾贤龙;许正荣;王碧清;陶庆秀;;谈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05期

9 陈晓兰;张勇;程清天;逄冬梅;罗剑梁;;以人为本、机制创新,促进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3期

10 贲毅;赵凯歌;欧燕飞;陈晓兰;罗剑梁;张勇;;公共检测平台的构建及参加实验室资质认定有关问题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630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30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