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学生课程成绩与学生评教的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9 14:09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课程成绩与学生评教的关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成绩 学生评教 双向评价 相关性


【摘要】:教学管理中,高等院校普遍实行双向评价模式(学生给教师评分和教师给学生成绩),能否得到双向评价主体的客观、严肃、公正评价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从双向评价的结果出发,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结果表明:双向评价的有效性与双向评价主体的素质有一定关系,对于评价结果需要有剔除和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以评促教。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课程成绩 学生评教 双向评价 相关性
【基金】:中国农业大学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作业、实验网络管理平台建设与机考系统题库建设(201221)
【分类号】:G642.475
【正文快照】: 高校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教师的教学评价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学生评教得到了系统、规范的开展,逐渐形成了学生给教师评分和教师给学生成绩的双向评价模式,成绩和评价结果成为评价师生的重要指标,分别关乎学生和教师的切身利益。其中,学生的课程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魏常宁;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2 樊明;;学生课程成绩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因素——以劳动经济学课程为例的经验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李斌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4 王若梅;;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J];江苏高教;2008年03期

5 孔羽;方耀楣;张希胜;;中美高校教师本科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颖;郭世平;;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高等数学教学质量评价[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任少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胡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4 安琳;兰劲华;薛素铎;;高校教学管理落实质量工程的有关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5 李平;宋建军;;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控制理论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周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7 刘杰;;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重建[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03期

8 毛莹;;美国大学教学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7年01期

9 赵飞;;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体化建构研究[J];高教论坛;2011年01期

10 舒永久;;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萍;;高校教学质量控制理论研究[A];全国高校教学督导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林修;北京市属高校投入产出效率与竞争力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楠;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富勤华;高等教育评估方法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评价[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蓉;基于受益人视角的学生评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国芬;免费师范生从教能力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克娜;教师课程意识视野下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付敏霞;江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栾佳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吕泽志;军队院校本科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任生霞;基于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提升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纪安;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魏红;胡祖莹;;关于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03期

3 刘郁;探索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关于大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实证性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4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5 毕家驹;评述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证的工作体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6 郭继东;试论360°评价法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2期

7 孙玉洁,吴振利;浅析教师评价的目的及其实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8 陆家富,伊良忠;大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9 阮豫红;王波;;教师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2期

10 董培健;对现行教师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温少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张红梅;美国高校学生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福兴;高校学生评教中的信息误差与调控[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5期

2 师铁梅;学生评教测评数据的处理[J];教学与管理;2004年21期

3 王水玉 ,谷广文;学生评教的困惑与反思[J];中小学管理;2005年03期

4 曲秀玉;;对学生评教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2期

5 王景春,杨蓉,周晓丽;构建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1期

6 姚利民,邓菊香;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之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7 徐菊梅;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的困惑与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丁福兴;高校学生评教冲突的力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10期

9 丁福兴;;高校学生评教中冲突的类型、成因及对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10 孙建华;;学生评教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媛;;对“学生评教”中教师角色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侯爱民;;学生评教的心理效应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张胜利;;“学生评教”效果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黄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思考[A];全国高校教学督导论文集[C];2005年

5 贾焕军;;对“学生评教”——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手段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轶;张有兵;翁国庆;;高校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评教体系问题的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李冬梅;吴益跟;;“教师评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李昌春;张红春;羊建;韩力;左为恒;;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化市曙光实验小学 张华;“学生评教”应避免的三个误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江苏省镇江一中 王生;学校的监督引导不可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山东省菏泽市十八中学 滑万东;学校管理者应充当什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毛帽;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教务处;2007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学生评教”结果发布[N];新清华;2007年

6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中 海客;学生评教比重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刘涛;学生评教如何走出“无关痛痒”[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学生评教”能否担此重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李雪林;学生评教起争议[N];文汇报;2004年

10 刘瑞峰 周小月;哈工大 学生评教周期缩短[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娅娅;初中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克君;浅谈高中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高红菊;中学“学生评教”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江晓帆;高校不同群体对学生评教认识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鑫林;论高中学生评教中的冲突与沟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尤正梅;学生评教的文化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钟山;中学生评教:现状、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晓琳;普通高校学生评教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智萍;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45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45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9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