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中专生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00:17

  本文关键词: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中专生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体操 古典舞 柔韧素质


【摘要】:艺术体操是具备体育运动竞技性,强调舞蹈艺术中的艺术性,将竞技与艺术融合为一体的一项女子竞技体操项目,常在竞技比赛领域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大量的舞蹈元素涉及到艺术体操的训练之中,对艺术体操动作、姿态、造型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舞蹈与艺术体操关于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与标准不同,对柔韧素质的训练效果影响也不同。古典舞与艺术体操是流动于空间与时间中着重表现人体艺术的肢体结构动作。相对舞蹈的常规训练,艺术体操更注重身体柔韧素质的训练,其身体难度动作的提升均是以柔韧素质水平为基准,,因此选择高分值的身体难度动作取决于高标准的柔韧素质条件。而且艺术体操身体动作的完成均建立在身体柔韧素质基础上。如转体、平衡、跳步等。因此在本质上,艺术体操的柔韧素质训练理论、方法、手段以及标准与古典舞的相关训练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不少学者对艺术体操和舞蹈之间关于动作的联系、技术的融合和难度技能迁移等问题做出了相关的训练理论与方法的探究,还对舞蹈与艺术体操项目柔韧素质认知的异同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以专门的柔韧素质训练对训练者的柔韧素质水平进行实验性的论证方面还是较为薄弱的。 本文以古典舞专业中专生为实验对象,通过8周的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由于实验对象均为专业的舞蹈练习者,训练年限均为6-8年,在生理、心理上对柔韧素质训练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对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中练习到的柔韧素质训练有一定的身心感受。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中专生柔韧素质的影响,并联系实际训练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与建议,为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柔韧素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1)艺术体操相对古典舞对柔韧素质训练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手段不同,相对比较艺术体操柔韧素质训练对训练者柔韧素质的提高效果较明显,选取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对身体柔韧素质提升较高。(2)艺术体操与古典舞对身体柔韧性的促进作用在肩关节、脊柱关节、髋关节的柔韧素质水平上均有成效,但在肩关节与脊柱关节的柔韧素质水平上效果差异较小,在髋关节的柔韧素质水平上差异较大,艺术体操对髋关节的柔韧素质提高效果较明显。两类专业对柔韧素质训练的侧重方向不同。(3)古典舞训练者的柔韧素质还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应仅发展在原有的训练内容。提高舞者柔韧水平的关键在于加大训练强度负荷量与技术难度标准,结合其他项目的训练对柔韧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艺术体操 古典舞 柔韧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4-4;G6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2
  • 1.1 选题依据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8
  • 2.1 研究对象12
  • 2.2 研究方法12-18
  • 2.2.1 文献资料法12
  • 2.2.2 访谈法12
  • 2.2.3 实验法12-17
  • 2.2.4 数理统计法17-18
  • 3 结果与分析18-32
  • 3.1 艺术体操与古典舞对柔韧素质训练的特征分析18-21
  • 3.1.1 艺术体操柔韧素质训练18-20
  • 3.1.2 古典舞柔韧素质训练20-21
  • 3.2 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学生柔韧素质影响的研究21-26
  •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肩关节柔韧素质的对比21-22
  •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脊柱关节柔韧素质的对比22-23
  • 3.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髋关节柔韧素质的对比23-26
  • 3.3 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学生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26-32
  • 3.3.1 对肩关节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26-28
  • 3.3.2 对脊柱关节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28-29
  • 3.3.3 对髋关节柔韧素质的促进作用29-32
  • 4 结论与建议32-33
  • 4.1 结论32
  • 4.2 建议32-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君;;浅谈舞蹈中柔韧素质的重要性[J];剧影月报;2012年05期

2 徐碧君;提高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的处方教学初探[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3 张陵芝,潘华山;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指标[J];体育学刊;2001年03期

4 张玲;谈人体灵敏和柔韧素质指标的测量[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2期

5 潘华山,何幸光,陈定涛;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指标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练碧贞;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柔韧素质练习15例[J];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03期

7 王宝林;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8年01期

8 杨明雄,周平;提高中小学生柔韧素质初探[J];体育师友;2000年03期

9 马行风;简易柔韧素质练习九法[J];田径;2004年12期

10 王铁生;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柔韧素质训练特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葆欣;黄海;周里;袁尽州;张馨蕾;;10周“健身关节操”运动方案对初中学生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晓婷;小学生柔韧素质“课课练”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2 赵霞;瑜伽对青年女性身体形态和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瑶;艺术体操训练对古典舞专业中专生柔韧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邹红;跆拳道运动员髋关节柔韧素质拉伸方法的设计[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杜金朱;PNF拉伸法对发展下肢柔韧素质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诸晨;PNF牵伸对篮球专选学生肩、髋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孙金玲;PNF拉伸法在啦啦操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7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47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0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