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颇受关注。翻转课堂的实施涉及的经验主要有四点:精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颠倒传统教学流程;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把学习从追求学历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通过对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的发展脉络、研究近况和实践探索分析发现: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衍生出来的一个成功的授课模式,为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学视频的使用与传统教学流程的调整是它最具特色的两大标杆性要素;课件和教学视频的好坏与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现在翻转课堂的效果;翻转课堂的效能增值是从理念到方法的整体性变革的必然结果;翻转课堂在国内大范围开展还需经过更长时间的试验和研究。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研究 实践 评述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B268)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1]2007。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利用网络视频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授课获得成功,以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詹泽慧;梅虎;詹涵舒;陈亚芝;;中、英、美开放课程资源质量现状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5 叶澜;;素质教育推进现状及其原因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6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1期
7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8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璐;;关于新课改理念及其实践适切性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常娜;;基于网络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06期
3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郑迅;黄天慧;陈丽;;远程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6 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7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8 黄华;;我国知识教学面临的三大挑战与理论回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阿艳芳;向敇;;升学率与素质教育关系的再审视[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10 黄文仁;刘英杰;;学校体育改革应注意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有机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林晓;王一涛;;对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学习行为的模型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何小亚;;教育战争与数学教育的出路[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莎;宋化民;;浅论“翻转课堂”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应用[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吕慧;后工业社会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山西大学;2011年
5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8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仲建维;沉重的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斐;游泳网络互动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耿卉;《远程教育学》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之颖;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吴湘;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麦立庚;基于Moodle平台的职业培训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米滢;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丽彬;高校公共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网站开发与效果评价[D];南昌大学;2010年
8 郝熙;基于模糊评价的网络教学监控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鹏;基于WEB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周茜茜;海外华裔儿童网络汉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余嘉强;乐军;;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实践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8期
4 刘莉;;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焦点与轨迹——2008开放教育国际会议的几点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6期
5 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2期
6 王陆,冯红;远程教学/学习系统中影响学习质量的五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7 南国农;我国22年电教发展留下的三笔宝贵财富[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8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9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10 王龙,王娟;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经验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云鹏 唐丽芳;[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龙;远程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远程学习研究应关注的重点:互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杜智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周成;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4 张启迪;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常顺英;“大学生学习引论”课的研究与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6 余云平;;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3期
7 程天民,黎鳌,王正国,王谦,陈俊国;创建新型军事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8 张长春,郭自兰;数学教学中“新趣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蒋湘资,王铁生,凌月红,章罗庚,朱非;面向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学刊;1999年05期
10 刘素芹,时念云;程序设计课中“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义;王小平;陈峻崎;;北京森林健康经营的科学实践[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2 刘德印;田秀敏;李洪文;缪成印;;本钢南芬选矿厂提铁降硅的研究与实践[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3 曲祖俊;李友初;张金常;田照军;;积极开发油页岩资源,保持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油页岩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林芳万;;大吉山钨矿的跳汰机研究与实践[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林涛;邱彦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则才;张兆强;;注浆改造机理研究及应用实践[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7 陆永林;;乡村公路管养模式方法初探[A];2005年公路交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陆永林;;乡村公路管养模式方法初探[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耀;;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在首钢大石河铁矿的应用研究与实践[A];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临龙;杜贵春;王昭海;;高等数学极限理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 吕志胜;伟大的实践 巨大的成就[N];中国财经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于永生;怎样认识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N];中国石化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渤颂;采取什么方式继续搞好减员?[N];中国石化报;2002年
4 ;今年二月上半月东北地区聚乙烯市场走势评述[N];中国包装报;2002年
5 安泰科;供应短缺 价创新高[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6 温洁;惠普网上绿卡银行解决方案评述[N];中国邮政报;2000年
7 樊明太;对美“白宫新经济会议”发言的评述[N];国际商报;2001年
8 陈琰;近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评述[N];中国水运报;2001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 吕志胜;历史性的决策[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徐志刚;有特色才有竞争力[N];国际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丽华;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杨蕤;西夏地理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赵璐;晚清义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郭征宇;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念之;创意产业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王霞;开放式基金费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8 赵成林;唐赋分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钟杰;宋代县尉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张应二;诸葛亮军事活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涛;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谢穗坚;中国家具设计本土化研究与实践[D];中南林学院;2005年
3 鲁杨;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钟杰;园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陈薇;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6 祁家能;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戈弋;初中语文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晓艳;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与实践综述以及我国的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一婷;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虚拟学习环境BL-VLEs的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8年
10 沈鲁清;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75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7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