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00:06

  本文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业型大学 建设模式 构成要素 政产学研 协同创新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学的知识和科技资源支撑作用越加凸显,而如何解决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科技研发贡献率偏低、办学模式固化等现实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创业型大学以倡导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和社会为目标,通过内外部的共同建设,以实现大学功能的拓展,能够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大学的多样化需求。创业型大学的成功兴起,为加快我国现代大学转型、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现代大学建设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如何构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进行探究。首先,详细阐述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和基本职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涵义及其特点,系统分析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目标、结构、体制、机制和环境等构成要素,充分借鉴美国、英国、巴西等国外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先进做法,为我国构建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其次,从建设动力、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文化建设等四个维度入手,分析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基础,提炼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切入点,以互动主体模块和要素支撑模块为重点,构建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总体框架。再次,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理念,选取三所已开展创业型大学建设实践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福州大学要以着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为重点,实现创业型东南强校的建设目标;浙江农林大学要以推进协同创新组织变革与系统完善为重点,加快构建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浙江万里学院要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理念,切实转变办学思路,推进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建设。最后,本文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资金支持、组织建设、机制形成、法规体系等内容,提出加快构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政策保障。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 建设模式 构成要素 政产学研 协同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9
  • 1.1 论文选题依据9-16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0-16
  • 1.1.3 选题意义16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6-17
  • 1.2.1 研究内容16-17
  • 1.2.2 研究思路17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7-18
  • 1.3.1 研究方法及手段17-18
  • 1.3.2 可行性分析18
  • 1.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概述19-33
  • 2.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阐释19-23
  • 2.1.1 创业型大学的定义解读19-20
  • 2.1.2 创业型大学的基本职能20-23
  • 2.2 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内涵阐述23-25
  • 2.2.1 建设模式的定义23
  • 2.2.2 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涵义23-24
  • 2.2.3 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特点24-25
  • 2.3 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构成要素25-33
  • 2.3.1 目标要素26-27
  • 2.3.2 结构要素27-28
  • 2.3.3 体制要素28-30
  • 2.3.4 机制要素30-31
  • 2.3.5 环境要素31-33
  • 第三章 国外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构建的经验借鉴33-47
  • 3.1 美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构建的实践经验33-38
  • 3.1.1 主要做法33-37
  • 3.1.2 总体评价37-38
  • 3.2 英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构建的实践经验38-42
  • 3.2.1 主要做法38-41
  • 3.2.2 总体评价41-42
  • 3.3 西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构建的实践经验42-44
  • 3.3.1 主要做法42-44
  • 3.3.2 总体评价44
  • 3.4 国外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构建对我国的启示44-47
  • 3.4.1 树立创业型大学建设目标理念45
  • 3.4.2 大力推进创业型大学的组织建设45
  • 3.4.3 重视科研水平和学术实力45-46
  • 3.4.4 积极参与区域社会经济建设46-47
  • 第四章 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现状与模式构建47-56
  • 4.1 建设基础47-48
  • 4.1.1 建设动力:就业难题催生创业教育理念47
  • 4.1.2 管理体制:内外部管理体制创新逐步推进47-48
  • 4.1.3 组织形式:开启技术转移机构和基地的运作48
  • 4.1.4 文化建设:创业文化得到有力传播48
  • 4.2 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48-51
  • 4.2.1 存在的主要问题48-50
  • 4.2.2 制约因素分析50-51
  • 4.3 构建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基本原则51-52
  • 4.3.1 坚持理念指导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原则51
  • 4.3.2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原则51
  • 4.3.3 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原则51-52
  • 4.3.4 坚持实施主体与支撑要素相结合原则52
  • 4.4 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总体框架52-56
  • 4.4.1 互动主体模块53-54
  • 4.4.2 要素支撑模块54-56
  • 第五章 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实证分析56-68
  • 5.1 福州大学创业型东南强校建设模式56-60
  • 5.1.1 建设基础56-59
  • 5.1.2 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59
  • 5.1.3 模式构建重点:着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59-60
  • 5.2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60-64
  • 5.2.1 建设基础60-62
  • 5.2.2 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62
  • 5.2.3 模式构建重点: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组织变革与系统完善62-64
  • 5.3 浙江万里学院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64-68
  • 5.3.1 建设基础64-65
  • 5.3.2 总体思路65-66
  • 5.3.3 模式构建重点: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理念66-68
  • 第六章 实现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模式的政策保障68-72
  • 6.1 鼓励大学迈出改革步伐68
  • 6.2 加大科技资金支持力度68-69
  • 6.3 推进大学去行政化进程69
  • 6.4 支持创业型组织系统建设69-70
  • 6.5 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形成70
  • 6.6 加快完善法规体系和配套体制70-72
  • 结论72-73
  • 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77
  • 个人简历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李世超;苏竣;;大学变革的趋势——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J];科学学研究;2006年04期

3 谢飞;;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之探讨[J];太原科技;2007年07期

4 冒澄;;创业型大学研究文献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1期

5 向春;;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亨利.埃茨科威兹;王平聚;李平;;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年04期

7 温正胞;赵中建;;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8 王庆春;;建设创业型大学促教育转型[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7期

9 王庆春;;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思考[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7期

10 叶通贤;周鸿;;欧美创业型大学的辉煌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振华;刘志民;;创业型大学:缘起、内涵与特征[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罗泽意;;多样及规性:创业型大学的真实命题与现实语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邵悦;;国际化视野下辽宁省建设创业型大学策略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许振亮;王贤文;刘则渊;葛莉;;国际创业型大学研究现状的信息可视化计量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邓远;;美国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转型及启示——基于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大学高教所 冒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型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舒平 张树亮 张雪桐;开展创业型大学试点促大学生创业[N];河北日报;2013年

3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 曹tD玮;区域创新,,请创业型大学发力[N];苏州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钟伟;信息化铺就“创业型大学”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的内部着力点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付八军;创业型大学的外部着力点在于实现成果转化[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哈尔滨工程大学政策研究室 李平 宫恩威;行业特色大学宜向创业型大学转型[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笃彬 福州大学校长 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天津大学 王军胜;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业型大学[N];光明日报;2013年

10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 陈笃彬邋福州大学校长 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 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N];福建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温正胞;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培凤;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的大学发展模式变革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萍;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静;创业型大学组织特征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彭柳;基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安文旭;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发展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芬;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梅;创业型大学—一个新的大学理念之践履[D];兰州大学;2011年

7 肖杨;我国教学型大学构建创业型大学的路径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吴薇;英国创业型大学发展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周;独立学院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办学模式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赵波;走向创业型大学[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5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75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