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8:17

  本文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科技园 竞争力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随着二十多年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大学科技园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因此,对于大学科技园的研究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有关大学科技园的理论、运营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某些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继续使用以往设计的关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新时期的大学科技园,那么就会暴露出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本论文试图通过构建新的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新时期大学科技园的相关评价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以中外学者对大学科技园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本人在大学科技园实习的经历,运用横向概括与纵向对比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已有的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找出了现有的一些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适合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指标,试图从大学科技园的要素集聚能力、孵化能力和创新研发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希望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论文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运营模式、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几个典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然后综合考虑大学科技园的特征、指标选取的原则、以及其他评价指标体系的贡献,构建出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计算大学科技园要素集聚能力指数、孵化能力指数、创新研发能力指数及竞争力总指数;最后对A大学科技园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具体评价及分析其竞争力指数,并将其与B大学科技园的各指标能力指数作比较,找出了A大学科技园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并由此提出了可供A大学科技园发展参考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竞争力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7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9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3.3 论文创新点17-19
  • 第2章 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19-27
  • 2.1 大学科技园的涵义及功能特点19-20
  • 2.1.1 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工业园等概念的界定19
  • 2.1.2 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特点19-20
  • 2.2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20-26
  • 2.2.1 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20-24
  • 2.2.2 国内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24-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27-33
  • 3.1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及特性27-28
  • 3.1.1 企业竞争力的含义27
  • 3.1.2 企业竞争力的特性27-28
  • 3.2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的含义28-29
  • 3.3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的影响因素29-32
  • 3.3.1 大学科技园的要素集聚能力29-30
  • 3.3.2 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30-31
  • 3.3.3 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研发能力31-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44
  • 4.1 指标选取的总体思路和原则33-34
  • 4.1.1 指标选取的总体思路33
  •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33-34
  • 4.2 各项指标的选取及设置34-36
  • 4.2.1 指标选取34-35
  • 4.2.2 竞争力指标的设置35-36
  • 4.3 各项指标的说明36-37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37-41
  • 4.4.1 建立多级递进的结构层次模型38
  • 4.4.2 构造判断矩阵38-40
  • 4.4.3 计算权重系数40-41
  • 4.5 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大学科技园竞争力41-44
  • 4.5.1 综合指数法的步骤41-42
  • 4.5.2 评价指标水平计算42
  • 4.5.3 综合指数法的数学模型42
  • 4.5.4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的评价标准42-44
  • 第5章 A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44-58
  • 5.1 A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及处理44-47
  • 5.1.1 数据来源44
  • 5.1.2 数据处理44-47
  •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47-49
  • 5.3 2008 年--2012 年 A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及分析49-51
  • 5.4 2012 年 A 大学科技园与 B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的比较分析51-54
  • 5.5 提高 A 大学科技园竞争力的建议54-58
  • 5.5.1 增强 A 大学科技园的要素集聚能力54-55
  • 5.5.2 保持并巩固园区孵化能力55-56
  • 5.5.3 加大力度提升园区的创新研发能力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曹文华;;中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张雷;国外科技园运行模式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曲用心,唐咸来;论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集群效应[J];高教论坛;2002年06期

4 解群;;对中外大学科技园发展进程的比较分析——兼对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0年02期

5 曹斌;;浅议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10年18期

6 汪胜阳;;产业大学模式:产学研结合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7 崔岩;;自主创新体系下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简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9期

8 梅萌 ,徐井宏 ,罗建北 ,范德清;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1期

9 曹斌,孙莉,侯天伟;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10 安宁;王宏起;;国际典型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693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693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