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优化研究
【摘要】:合理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是建立高质量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推进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前提。以胜任力理论、人-职匹配理论和戴明环等理论为分析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的理论基础,并以此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进展与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从胜任力特征、优化选聘环节、合理运用选聘方法以及加强对选聘专家培训等角度提出优化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的路径。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学生事务管理者 选聘机制 胜任力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教育与服务的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水平。合理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选聘机制是建立高质量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推进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前提。从建设专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目标要求看,我国高校构建具有本土化的学生事务管理者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慧;评价中心技术与人才选拔[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胡振华,蔡超婴;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及其应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周元福;对人才测评方法的思考[J];经济师;2003年07期
4 丁秀玲;;基于胜任力的人才招聘与选拔[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琳;;企业对于知识型员工采取的激励措施[J];才智;2008年04期
2 赵晓明;樊金娥;;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环境的理性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3 孙春军;;胜任力模型在人员招聘中的应用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胡丽珠;;企业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杨锡龙;李庆;;企业培训——留住高级人才的重要手段[J];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05期
6 蔡园生;;企业人本管理的构建和发展[J];当代经济;2010年11期
7 白爱梅;;浅析我国人事行政管理弊端与改革[J];当代经济;2011年18期
8 魏岚;;走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误区的对策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9 马仁勇;;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初探[J];当代医学;2009年01期
10 林纯溪;;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激励的运用——也谈电信企业的绩效考核[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王为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享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爱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星;基于投资收益的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关朝阳;我国竞技体操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张海;建材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葛文光;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少熙;现代电子元器件工艺水平评价模型与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孝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海明;种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陈亚丽;基于胜任力的W公司的招聘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彤童;M媒体产业员工激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曹海宾;JN高新控股集团对直属企业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卿慧丰;创新型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余君;JM CDMA设计项目进度与质量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沈燕;基于质量工程的南昌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平台项目管理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邱琦;大学生村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胡培卿;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王淑芝,纪跃芝,宫国辉;AHP模型在评价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谷向东,郑日昌;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4 行金玲;;高校辅导员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与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凌峰;张红君;;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实施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何树莲;;关于改进高校辅导员考核工作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蔡永红;对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9 鲍嵘;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张蓉蓉;浅议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基本素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明斐;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莉;企业岗位管理[D];河海大学;2003年
2 李然;素质模型的构建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阮爱芳;跨国公司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初步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英;大学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文铭;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马泽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与启示[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吴志功;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和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4 吕春辉;;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5 陈艳;;习俗型德育在高校学生事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种文化德育的视角[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黄容霞;邱剑军;;专业化——我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必由之路[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7 孙娟;;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协同工作模型的探索与构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程介明;;我与大学宿舍[J];上海教育;2006年05期
9 吴婉湘;;“需要重新思考的学习(LR)”: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理论实践新构想[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2期
10 毛建平;;探索学生工作的育人之路[J];党史博采(理论);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皮国萃;;从“专业”到“平衡”——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发展趋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钟文博;;公民实践与品德教育——台湾大专院校学生事务与辅导工作探讨[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李焰;;从中美高校比较中看中国心理健康教育[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付文佳;;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5 张冉;;大学“章程”辨析:基于大学治理的分析[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6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7 刘艳华;;关于高校学生工作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探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张驰;学生事务中心能否多些便利?[N];解放日报;2010年
2 雷宇 雷磊 朱娟娟;全球高校围剿“高分教育”[N];贵阳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晖;我省建成首个大学生事务中心[N];河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淼;青大成立“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N];青岛日报;2005年
5 张权 本报记者 朱梦聪;真情牵手 跨越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韩晓玲 万霞;“服务员”与“牧羊人”[N];湖北日报;2005年
7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周启伟 通讯员 王兴 徐燕;我省高校向外国同行取经[N];湖北日报;2007年
8 胡胜友;中科大率先成立“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志峰;高校学生事务为何遭遇尴尬[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记者 何进 通讯员 万霞;高校不再当“牧羊人”[N];长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魏署光;美国院校研究决策支持功能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陈莉;中国大学生组织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鹏;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袁国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协作关系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卢清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史彩计;从疏离到协作: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关系的转变[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铁;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兴国;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司金鹏;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吴清金;地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改革趋势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潘轶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乔继叶;大学章程要素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4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0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