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1:03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炫耀性消费 转变 策略


【摘要】:炫耀性消费是指通过消费使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被他人所明了,从而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消费行为。它是传统消费的变种,带有“符号消费”的内在意义,是人们虚荣心得到满足、获得社会身份认同的一种消费方式。大学生群体的炫耀性消费有别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他们的炫耀性消费主要通过情感消费、符号消费和形体消费三种形式表现出来,带有非理性、虚荣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在消费主义思潮、大众传媒、学校参照群体、家长消费方式以及自身价值观不确定等因素的驱使下,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不仅使大学生消费观念扭曲、同学关系紧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平添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给自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消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转变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消费思潮的侵蚀,促进全社会良好消费风尚的形成。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特点,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进行深入调查与剖析,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自身四个方面,对转变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炫耀性消费 转变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5;C91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国内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研究概况10-12
  • 1.2.2 国外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研究概况12-13
  •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13-14
  • 1.3.1 主要内容13
  • 1.3.2 创新之处13-14
  • 1.3.3 难点不足14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6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理论观照16-23
  • 2.1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概念16-18
  • 2.1.1 消费16-17
  • 2.1.2 炫耀性消费17
  • 2.1.3 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17-18
  • 2.2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发展18-20
  • 2.2.1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萌芽期18
  • 2.2.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发展期18-19
  •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新趋势19-20
  • 2.3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实质20-23
  • 2.3.1 一种消费变种20
  • 2.3.2 一种虚荣膨胀20-21
  • 2.3.3 一种身份认同21-22
  • 2.3.4 一种资源浪费22-23
  • 第三章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动机调查23-35
  • 3.1 初始调查项目集的生成23-27
  • 3.1.1 生成路径一:文献研究23-24
  • 3.1.2 生成路径二:消费特点24-25
  • 3.1.3 生成路径三:个别访谈25-27
  • 3.2 预测试与问卷编订27-28
  • 3.2.1 预测试说明27
  • 3.2.2 问卷内容27-28
  • 3.3 此次调查的说明和分析28-35
  • 3.3.1 数据与样本说明28
  • 3.3.2 项目与因子分析28-33
  • 3.3.3 信度与效度分析33
  • 3.3.4 贡献与不足分析33-35
  • 第四章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深度剖析35-44
  • 4.1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表现35-36
  • 4.1.1 情感消费35-36
  • 4.1.2 符号消费36
  • 4.1.3 形体消费36
  • 4.2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特征36-38
  • 4.2.1 非理性37
  • 4.2.2 虚荣性37
  • 4.2.3 差异性37-38
  • 4.3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成因38-41
  • 4.3.1 社会因素38-39
  • 4.3.2 学校因素39-40
  • 4.3.3 家庭因素40-41
  • 4.3.4 个体因素41
  • 4.4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危害41-44
  • 4.4.1 对社会的危害42
  • 4.4.2 对学校的危害42-43
  • 4.4.3 对家庭的危害43
  • 4.4.4 对本人的危害43-44
  • 第五章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转变策略44-55
  • 5.1 社会方面要倡导科学理性消费44-47
  • 5.1.1 消除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倡导节约消费44-45
  • 5.1.2 宣传可持续发展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45
  • 5.1.3 遏制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倡导适度消费45-46
  • 5.1.4 纠正大众传媒的消费导向,倡导理性消费46-47
  • 5.2 学校方面要加强消费教育管理47-50
  • 5.2.1 加强价值观审美观教育,帮助大学生纠正消费取向47-48
  • 5.2.2 重视理财消费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理性消费能力48-49
  • 5.2.3 营造健康校园消费氛围,引导大学生改进消费方式49
  • 5.2.4 完善消费行为监督管理,约束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49-50
  • 5.3 家庭方面要重视消费品质培养50-52
  • 5.3.1 不能溺爱孩子50
  • 5.3.2 崇尚简静家风50-51
  • 5.3.3 加强消费教育51-52
  • 5.3.4 家长示范节约52
  • 5.4 个体方面要坚持理性消费实践52-55
  • 5.4.1 做好开支计划,坚持量入为出52
  • 5.4.2 控制消费行为,把握消费时机52-53
  • 5.4.3 克服跟风攀比,坚持个性消费53
  • 5.4.4 掌握消费知识,努力科学消费53-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欢庆;刘飞;;炫耀背后:“非炫耀性消费”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7期

2 刘玉良;;消费、炫耀性消费和浪费:一个经济学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5期

3 贺建平;魏杰;;消费社会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5期

4 王生博;;底层群体的炫耀性消费——以L市Y区装修工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鲁锐;;论现代人的炫耀性消费[J];学习与探索;2008年02期

6 赵国栋;;炫耀性消费的功能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7 熊小杰;;炫耀性消费的主观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王宁;;炫耀性消费:竞争策略还是规范遵从[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张丽姣;;浅析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10期

10 吴金海;;假冒伪劣产品问题与炫耀性消费[J];学术评论;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朱海燕;宋志一;林磊;;炫耀性消费的自我提升作用及其自尊差异[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姜岩;;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翟新倩;;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成因及对策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洋;炫耀性消费观念应该摒弃[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陈晓彬;炫耀性消费:也该刺激更要引导[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黑华丽;炫耀性消费 可以休矣[N];驻马店日报;2011年

4 杨亮;透视炫耀性消费背后的文化心理[N];光明日报;2007年

5 吴金海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炫耀性消费 滋生假冒伪劣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黄有光;炫耀性消费不利于环保与发展[N];文汇报;2002年

7 陈琼轲邋叶锋;“炫富”也得讲层次,学学人家盖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潘小娴;炫耀性消费的幸福与禁锢[N];海南日报;2008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换个标签,麻雀变凤凰[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俞可;融与学术的凡勃伦式解读[N];上海金融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袁少锋;地位与炫耀性消费倾向:自尊的中介效应[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超;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伊迪丝·华顿代表作之炫耀性消费解读[D];郑州大学;2015年

2 徐莹;大学生面子知觉与自尊对其炫耀性消费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3 徐诗梦;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被拆迁农民炫耀性消费行为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4 彭笑;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中产阶级的炫耀性消费[D];湘潭大学;2015年

5 赵婷婷;当代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陈旭;虚荣特性、金钱态度对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许璐;炫耀性消费的动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黄菲菲;尴尬情绪对消费者炫耀性消费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林磊;炫耀性消费的自我提升作用及其自尊差异[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袁丽峰;中国9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动机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1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