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科技大学通识课程模式探析——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东南亚国家科技大学通识课程模式探析——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摘要】:本文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东南亚国家科技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结合相关通识教育理论流派及其实践模式,提出南洋理工大学通识课程模式是以"博雅人才,全人教育"为价值取向,以"核心分布与多元文化论"为内容选择,以"限制性修读与知识互补"为修读制度安排,以"行政协调各学院共同承担式"为其主要特征。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科技院校 南洋理工大学 课程模式
【基金】:2011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周边国家科技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课题批准号DIA110274)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港澳台职业技术院校通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编号:11YJA880072)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2.3
【正文快照】: 近些年,东南亚国家科技大学本科教育十分注重通识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区域现代化发展带来科技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催生了本地区科技大学及技术院校的蓬勃发展,但也衍生出诸如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强调工具理性的训练,忽略人文素养与伦理道德的培育等问题。为此,近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早明;尹新珍;;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模式:类型与特征——以澳门科技大学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陈向明;;从北大元培计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3 李静;;君子不器——大学通识教育中经典课程的实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4期
4 张龙平;;历史教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4期
5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论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之比较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晓慧;;浅析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类型及其哲学基础[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徐春燕;吴江;;当今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9 温媛媛;;“通专”之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10 彭湃;梁红;;内化论视阈中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变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柏杨;军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娜;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邓慧杰;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郭来彦;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林双;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5 冉晓宇;新建高等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苏志勇;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欧阳霞;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的地位变化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毅;高校选调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程真;高等教育的专业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龙妍;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及内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强;郑宝锦;;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任伟伟;郭峰;;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述评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3 范泽红;李雪;;许敖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澳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科学中国人;2007年06期
4 王丽娟;姜伟宏;;赫钦斯的通识教育理念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宛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月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西慰;南洋理工大学首批约两百学生明年到中美两国大学实习[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1期
2 ;南洋理工大学20年培训1.3万名中国高官[J];国际人才交流;2013年01期
3 ;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3期
4 ;南洋理工大学[J];甘肃教育;2008年15期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J];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05期
6 ;速读/天下[J];教育与职业;2009年07期
7 ;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J];城市建筑;2008年02期
8 赵培;;狮城点滴之走进大学[J];中学生天地(B版);2013年11期
9 郑大鹏;何春香;张权范;;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本科教育介绍[J];计算机教育;2011年11期
10 李晨辉;刘雯华;高媛;张丹英;冯伟;;南洋理工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医教育;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洋理工大学进军中国首选高新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晓雯;融贯中西 增强国际视野[N];经济视点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沈仕卫 钱诚;南洋理工大学智力支持仁怀打造西部一线城市[N];贵州日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廖露蕾;国际化校园吸引70多国学生就读[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记者 焦明忠;吉炳轩会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人[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记者 汪伟 赵晖;南洋理工牵手中新生态城[N];天津日报;2010年
7 庄涤坤;新加坡商学院的借鉴意义[N];华夏时报;2008年
8 沙红;新加坡本科教育:让“英才”成为英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徐敏;南洋理工上海交大 “结盟”[N];解放日报;2003年
10 记者 李宇;南洋理工大学毕业典礼钟情北戴河[N];秦皇岛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718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1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