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24 01:06

  本文关键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道德 大学生 “三观”教育 素质


【摘要】:鉴于当前大学毕业生职业道德状况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高校应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职业道德教育应着重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职业态度教育,以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为核心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实践体验等途径,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职业道德 大学生 “三观”教育 素质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是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从业大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沛;;论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和谐服务”理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王丽云;;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周德海;;论价值和价值观念的基本类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瑞平;马文革;叶兵;;高校在科技文化发展普及中的作用和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杨丹;冯泽永;;胚胎研究及其伦理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6 程民治;论“科学美也是难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陶富源;;如何当好一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教之感悟[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孙晓峰;安徽省扶贫开发的战略选择与思路创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想竹,吴明书;现代农药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广德;没有场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广义相对论的空间概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李兰芬;王永明;;从人的全面发展看科技的伦理禁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琦;;大学生科技道德教育浅议[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马天俊;;哲学导论的描述使命[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韦成国;;谈学习动力的提升[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实施十二五规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昱东;;“中立主义”与和平主义——试论罗素的道德哲学与和平主义思想之关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潘建红;;我国当代创新文化的反思与建构[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谈新敏;;人的现代化与大学生现代化人格的塑造[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巧叶;;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10 于川;徐飞;史玉民;;阿奎那神学中的理性因子及其对科学的启示[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2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孙铁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李欣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8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9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于文轩;生物安全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海燕;现代生物技术对生命伦理的挑战[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文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田;城市交通理念绿色转向研究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璐;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理念选择[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夫胜;大学生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系统论思考[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史瑞君;;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探析[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07期

3 陈文昆;赵滟;;浅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程东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若干新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5 高光琪;;试析新时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6 李奕萍;钱小芳;;论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高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王京;溪梦;;我国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9 于晓霞;;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刘平;;浅谈“毕业生一职难求 企业空缺难满”的怪象——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光凡;;大学生戏剧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10 王勇;留住大学生“村官”好处多[N];海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涛;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钱先军;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28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28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