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指导模式的多样化演变分析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指导模式的多样化演变分析
【摘要】:本文在对研究生指导模式多样化演变的分析基础上指出,研究生指导模式其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在指导过程中采取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外延为整个指导过程。研究选题、培养条件、运行机制构成研究生指导模式的组成要素。我国研究生指导模式正呈现出从独立指导走向协作指导、从单一导师负责制走向集体分工负责制的趋势。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指导模式 导师
【基金】:华南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课题(yjjg2012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一、背景导师制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制度,是“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1]。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导师针对研究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对研究生的学习、思想与生活进行指导、关心和帮助。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彩红;;建设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模式[J];高教探索;2012年05期
2 张华;任静静;王宇婷;;目标导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3年06期
3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4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3期
5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0期
6 古继宝;王茜;吴剑琳;;导师指导模式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内部-外部动机理论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1期
7 肖文;陈勇;;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基于A大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璋;赵国俊;;文件档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案构想[J];北京档案;2012年06期
2 伍天慧;对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与体育教学方法的考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吴仁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王杰;杨洁;;打造实习实战平台 促进大学生就业模式的成功创新[J];才智;2011年25期
5 黄忠国,贺建民;跨世纪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6 杨晓宏;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7 杨晓宏,梁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8 周尚菊;杨向云;王华;;浅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文献信息需求差异与服务对策[J];大众科技;2011年11期
9 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袁广林;;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公安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敏;;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田学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登新;;《全日制硕士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初探[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刘永泽;况玉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2013年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年会暨第六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高洁;张荣桂;;导师组和研究生辅导员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工作机制初探[A];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陶小龙;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罗建国;我国学位授权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袁锦;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李楠楠;职前教育中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现状的调查[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晴晴;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亚美;产学研合作机制下山西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华薇;民族双语背景下蒙语授课生的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郜瑞丽;物理教学论硕士课程设置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9 季红;冰雪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1年
10 胡冰玉;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杨东平;;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J];大学(学术版);2010年01期
3 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4 李海滨;;硕士研究生导师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探究[J];高教论坛;2009年12期
5 应义斌,曾超 ,徐惠荣 ,邹黎明 ,许叔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6 王春华;涂宇翔;孙晶茹;;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2年03期
7 龚怡祖;略论大学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8 谢作栩;王蔚虹;;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9 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10 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大学;2006年
2 徐,
本文编号:738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3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