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师范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1:28
本文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的师范教育研究
【摘要】:陕甘宁边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指挥中枢,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该区域文化及教育极为落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这里没有一所师范学校,1937年边区政府成立,给予了教育极大的关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兴办教育,短时期内各级各类学校规模、数量迅速扩大,尤其小学教育的空前发展使得师资短缺问题凸显,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作为培养师资的教育应运而生。1937年至1945年之间,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经历了从草创到发展壮大再到完善,期间培养出大量教育人才,为边区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篇论文依托《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辑》,《解放日报》等重要史料,梳理出边区师范教育从草创、发展到完善的1937-1945年之间的历程;进而从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方针、教学管理、师生情况以及学制课程和教法等方面深入研究边区师范教育的运行机制;然后归纳边区师范教育在办学方式、教学管理、教育内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保障五大方面所呈现的特征;最后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边区师范教育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正文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设置如下: 引言,引入本篇论文写作的原因,具体安排了两节内容,第一节为文章选题依据及意义,对选题缘由做了具体阐述;第二节为学术回顾,对学界关于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研究的论著及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并指出当前此方面研究的薄弱之处,以及本篇论文期望达到的目的。 第一章,介绍了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发展概况,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了边区政府成立前该区域的教育概况;第二节介绍了边区政府成立后边区师范教育发展状况,梳理出其由草创、发展到完善的历史脉络。 第二章,分为六节,从边区师范教育的宗旨与方针、学校的组织与管理、师范生的准入与毕业、学制和课程及教法、师范教员及薪给厘清师范教育的制度建设及教学运作程序。 第三章,分为五小节,从办学方式、教育内容、教学管理、师生关系及教学环境等不同方面归纳出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特征。 第四章,分为五小节,从缓减边区人才需求压力、提高政府施政效能、开创新的教育模式、促进边区教育新陈代谢几个方面论述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影响,最后阐述其对后来师范教育的启示。 陕甘宁边区的师范教育作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边区干部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小学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共同构成了边区教育体系,为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师范教育,那么,边区的教育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篇对边区师范教育的研究,,希望能全方位展示出边区师范教育的面貌,丰富边区新民主主义教育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师范教育 1937-1945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5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10-11
- (二)学术回顾11-13
- 一、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回顾13-20
- (一)边区政府成立前的教育概况13
- (二)边区师范教育的发展概况13-20
- 二、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运行机制20-33
- (一)师范教育的宗旨与方针20-21
- (二)师范学校的组织与管理21-22
- (三)师范生的准入与毕业22-25
- (四)师范学制课程与教法25-30
- (五)师范教员及薪给30-33
- 三、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特征33-46
- (一)办学方式具有灵活性33-35
- (二)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35-37
- (三)教学管理具有民主性37-40
- (四)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40-42
- (五)办学困难具有多样性42-46
- 四、陕甘宁边区师范教育的影响46-58
- (一)缓减边区人才需求压力46-49
- (二)提高边府施政效能49-51
- (三)开创新的教育模式51-54
- (四)促进边区教育新陈代谢54-56
- (五)对现代师范教育的启示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晋林;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发展的成因及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2 康小怀;杨邦荣;张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员队伍建设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3 拓毅;;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扫盲运动[J];徐特立研究;1995年03期
4 拓毅;;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教材建设[J];徐特立研究;1995年04期
5 张皓翔;巩瑞波;;陕甘宁边区的“学用一致”——教育史上的神来之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王国红;;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妇女教育[J];江淮论坛;2007年04期
7 牛道生;德国师范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8 孙自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中等教育[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李波;;论陕甘宁边区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J];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10 尚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经费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778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7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