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09 13:40

  本文关键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自我评估 质量标准 中介机构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体系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关注。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重视自我评估;建立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强调内外部保障机制的互通;重视质量标准建设;注重立法的作用。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建立自我评估机制;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自我评估 质量标准 中介机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重大项目(08JJD880235)
【分类号】:G649.1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把重点放在覆盖全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上。教育质量保障已成为许多国家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践也证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对提升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恩舜;;从控制到合作: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4期

2 熊志翔;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形成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3 胡建华;;高等教育质量内部管理与外部监控的关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红;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朱建成;;欧盟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及其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4期

3 陈欣,徐达奇;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保障问题初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张家琳;;分析高校现状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J];成功(教育);2008年02期

5 汪睿;;世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以英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熊志翔,康宏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房坤;方耀楣;;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8 张建生;正确处理产学研关系,维护教育改革秩序稳定和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1期

9 杨建生;廖明岚;;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立法及启示[J];高教论坛;2006年01期

10 李亚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毅鹏;杨哲人;;对若干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的认识及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航;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杨若凡;技术本科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杨少琳;法国学位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洁;本科院校内部质量管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伍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静泉;护理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郑娜敏;英美两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探析及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哈显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现状及监控系统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郝琳琳;泰国北部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质量控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倪宝石;构建公安高职院校教学训练质量保障体系[D];复旦大学;2011年

9 唐巍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韩蓓;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6期

2 杨明;论荷兰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J];教育与经济;2002年04期

3 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02期

4 祝怀新,潘慧萍;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曾又其;李辉;;欧盟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3期

2 俞佳君;;英国QAA的建立与发展——兼论英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制[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6期

3 刘桂萍;李漫红;李文秀;;英国高校内部教育质量评估及其启示[J];化工高等教育;2008年05期

4 刘萍;;英国模式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白滨;陈丽;;解读英国开放大学的质量保证——访英国开放大学质量保证专家Steven Swithenby教授[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11期

6 毕家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小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4期

7 陈宁;;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张正义;贾晓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性略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健;兰玉杰;王绍峰;;地方高校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选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覃玉荣;;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虹;刘伟;;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2 王玉潜;单玲玲;;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王超;杨飒;;地方性高校教学管理引入ISO9000体系的可行性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龚放;;高等教育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5 周乔木;张荣兴;李宝琴;;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培养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文培;徐碧红;;高校办学质量成本的优化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永彪;;关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的几点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增年;徐立清;邬国扬;;教学督导与评估长效机制构建[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媛;佐斌;;武汉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毕业选择的现状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徐小洲邋林晓;英国:走向统一标准的大学自主评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路玫 常瑛;中医药留学生学历教育应建立质量标准及监控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林金芳;“毕业生召回”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转变[N];长春日报;2006年

4 安徽大学副校长 杜先能;科学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朱鹏;国外高教质量保证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生 张婷婷;大学生:职业生涯“无规划”令人堪忧[N];台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原生态”评估找出发展“短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朱振国邋本报通讯员 陈新;努力建设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N];光明日报;2008年

9 曹大文;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毕业前要做好四个准备[N];山西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潘康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7 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寒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魏绪涛;基于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3 朱鹏举;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刘书义;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认证制度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5 吕小梅;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华萍;高等教育普及化及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包林静;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问责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瑛;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张琳琳;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0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20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