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15 01:17
本文关键词: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和改革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应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研究,并用创新的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 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明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发展历程,并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具体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并就未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以期对今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提供些许借鉴。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的意义。梳理国内外有关教材建设研究的文献现状,界定相关的概念,说明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基础理论分析,就本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等方面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阐述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进行了历史的梳理,主要有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创新和发展阶段,大致形成了五个课程体系。 第四部分,重点探讨建国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建设中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同时,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于我们能够进一步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第五部分,对本研究的一个思考和展望。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的发展趋势谈几点看法,以期对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材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引言13-23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的意义14-15
- 1.3 相关研究现状15-20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0-22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22-23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理论基础23-33
- 2.1 教材的基本概念及教材建设的重要性23-26
- 2.1.1 教材的基本概念24
- 2.1.2 教材建设的重要性24-26
-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基础理论26-33
-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26-28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28-29
- 2.2.3 课程理论29-31
- 2.2.4 教学理论31-33
- 第三章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基本情况33-56
-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33-39
- 3.1.1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33-37
- 3.1.2 “文革”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37-39
-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创新与发展39-56
- 3.2.1 “85”方案实施背景及其教材建设39-42
- 3.2.2 “98”方案实施背景及其教材建设42-50
- 3.2.3 “05”方案实施背景及其教材建设50-56
- 第四章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与不足56-65
-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56-60
- 4.1.1 国家高度重视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56-57
- 4.1.2 教材及时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57-59
- 4.1.3 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59-60
-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不足之处60-65
- 4.2.1 教材在强调政治色彩的同时,对教育逻辑研究不够60-61
- 4.2.2 在强调教材规范、统编的同时,还存在内容重复现象61-63
- 4.2.3 教材内容偏向百科全书式,重点、难点、疑点还不够突出63-65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展望65-78
- 5.1 教材文本继续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65-69
- 5.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政课教材建设66-67
- 5.1.2 教材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67-69
- 5.2 教材文本形式向多样化发展69-71
- 5.2.1 电子、影音文本发展迅速69-70
- 5.2.2 专题研究网站发挥积极作用70-71
- 5.3 教材体系向立体化、大众化推进71-75
- 5.3.1 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材72-74
- 5.3.2 教材语言向通俗化语言转化74-75
- 5.4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足的建议75-78
- 5.4.1 整体制订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75-76
- 5.4.2 突出意识形态性的同时,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76-77
- 5.4.3 强调规范、统编的同时,把握整体性原则77-78
- 结语78-79
- 参考文献(部分)79-85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85-86
- 致谢86-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梁;徐艳;王金伟;;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层次和状态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文显;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J];求是;2004年23期
3 梅荣政;;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三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19期
4 陈占安;;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17期
5 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19期
6 李梁;;构建教学体系的问题逻辑系统 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关于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3期
7 江红霞;新时期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罗建平;胡继冬;;建国以来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侯铁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年04期
10 武卉昕;徐宁;;俄罗斯公民道德教育的复归[J];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853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5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