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之痛——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15 11:51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评教之痛——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评教 随意性 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中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学生评教体系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生评教的随意性;(2)学生评教的情绪性和倾向性;(3)学生评教的稚嫩性和不确定性;(4)学生评教结果缺乏科学性,难以反映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5)存在教师迎合学生的倾向等并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评教改革的对策。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学生评教 随意性 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教师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关键要素,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教师对高等教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从欧美引入学生评教的体系后,到2000年前后,我国的各类学校,上至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下至各类职业技术学院,都主要采用学生评教的方法来评估教师上课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钟锦文;张晓盈;;美国大学“生评教”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高教;2007年03期

3 花海燕;;哈佛大学学生对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1期

4 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章营;;高等学校专业课学生评教调查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于文梅;也谈高校人文教育与课程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3 高雁鸣;;关于独立学院学生评教工作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方华明;;美国大学课程大纲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5 刘斌;代素环;;高校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期

6 白菁;蒋云;;高校学生评教制度改革刍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7 邱文汇;徐建方;;高校学生评教方案的优化[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宿伟玲;都莉莉;;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观察与比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4期

9 李兴华;饶志华;;论一般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系列课程的教学要求[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孟凡;;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其构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赵映川;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春燕;复杂性视阈中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云梅;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周湘林;中国高校问责制度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欢;面向国际化的高校教师核心素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单利娟;基于个案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杜双;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蓉;基于受益人视角的学生评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覃海冰;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琴;医学院教师教学评价质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桂荣;中美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敏;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建策略[D];苏州大学;2011年

9 齐丽丽;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程技术类专任教师考核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王丽荣;中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长华;美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新变化及原因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别敦荣;美国大学教育观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2期

3 丁朝蓬;教材评价的本质、标准及过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9期

4 张冬艳,杨骞;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特殊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铁梅;学生评教测评数据的处理[J];教学与管理;2004年21期

2 王水玉 ,谷广文;学生评教的困惑与反思[J];中小学管理;2005年03期

3 曲秀玉;;对学生评教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2期

4 王景春,杨蓉,周晓丽;构建科学的学生评教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1期

5 姚利民,邓菊香;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之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6 徐菊梅;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的困惑与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丁福兴;高校学生评教冲突的力场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10期

8 丁福兴;;高校学生评教中冲突的类型、成因及对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9 孙建华;;学生评教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22期

10 陈德良;周春林;;学生评教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媛;;对“学生评教”中教师角色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侯爱民;;学生评教的心理效应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张胜利;;“学生评教”效果及影响因素初步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黄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思考[A];全国高校教学督导论文集[C];2005年

5 贾焕军;;对“学生评教”——一种教学质量评价手段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胡轶;张有兵;翁国庆;;高校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评教体系问题的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李冬梅;吴益跟;;“教师评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李昌春;张红春;羊建;韩力;左为恒;;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化市曙光实验小学 张华;“学生评教”应避免的三个误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江苏省镇江一中 王生;学校的监督引导不可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山东省菏泽市十八中学 滑万东;学校管理者应充当什么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毛帽;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教务处;2007春季学期研究生课程“学生评教”结果发布[N];新清华;2007年

6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高中 海客;学生评教比重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刘涛;学生评教如何走出“无关痛痒”[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学生评教”能否担此重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李雪林;学生评教起争议[N];文汇报;2004年

10 刘瑞峰 周小月;哈工大 学生评教周期缩短[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娅娅;初中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克君;浅谈高中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高红菊;中学“学生评教”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江晓帆;高校不同群体对学生评教认识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鑫林;论高中学生评教中的冲突与沟通[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尤正梅;学生评教的文化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钟山;中学生评教:现状、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晓琳;普通高校学生评教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智萍;高校发展性学生评教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6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56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