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型人才培养
本文关键词:战后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型人才培养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重工业的发展和理工扩大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扩张及地位提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及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形成。日本的高等工程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类型,不同层次的工程教育分别对应工业企业对研发、管理及生产现场等不同种类工程人才的需求,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各不相同。立足于日本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历史与现状,总结、探讨其人才培养的模式机制与成功经验,对于现阶段我国专业教育体制的构建以及技术劳动力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
【关键词】: 日本 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B880085)
【分类号】:G649.313
【正文快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重新崛起,并且一度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日本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育因素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在推动日本工业化高速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对战后日本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背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尚科;;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认证之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2期
2 吴绍芬;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高等工程教育的新使命——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18期
3 李先富;;试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4 罗云;袁鑫涛;;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吴启迪;;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第七次全国高等工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6 赵韩强;赵树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06年03期
7 朱高峰;;创新与工程教育——初议建立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Barry Spicer;Wendell Dunn;Geoff Whitcher;李新月;王骥;吴庆华;白逸仙;鲁宁;刘燕萍;湛栋;饶亦楠;汤杰;童锋;房保俊;;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撷英(第1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马涛;何仁龙;;高等工程教育:迎接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从工业界诉求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10 李培根;;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边界再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伟峰;何小溪;崔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高辉;陆筱霞;;韩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概况与启示[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曹彤;许倩;和丽;;高等工程教育之培养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耿东;刘则渊;;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技术科学课程体系——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与工程教育[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樊恭p,
本文编号:88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8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