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的理念》中的博雅教育学说——缘起、观点及其影响史

发布时间:2017-09-28 08:05

  本文关键词:《大学的理念》中的博雅教育学说——缘起、观点及其影响史


  更多相关文章: 博雅教育 纽曼 天主教大学 大学教育思想 college 大学学院 休厄尔 罗斯 一本 liberal


【摘要】:正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2]。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一书是其生平最富"建设性"的五部著作之一。~[3]除了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大学的理念》一书还在全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一百多年来,该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日文、中文、德文等不同文字。2009年,与爱尔兰天主教大学有承继关系的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博雅教育;纽曼;天主教大学;大学教育思想;college;大学学院;休厄尔;罗斯;一本;liberal;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专项课题:大学史研究在美国:以学术谱系和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考察:1899—1999(课题号09YJC880003) 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号YETP0048)
【分类号】:G640-5
【正文快照】: 关于《大学的理念》一书,学界历来评价甚高,有人认为该书“迄今为止仍然是有关大学宗旨的最雄辩的阐述”[1】。美国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Pelikan)甚至称其为"有史以来关于大学的最重要的一本书"w。尽管纽曼一度对这部作品不甚满意,但在晚年,他也自认《大学的理念》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钦;;观念的力量——评《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3 应星;;学术自由的内外限度及其历史演变——从《系科之争》到《韦伯论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4 杨庆余;;法国相遇牛顿——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纪安;;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培育——以承德石油高专为例[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6 李利红;;教育的万能与无能之争[J];成人教育;2011年04期

7 张宏;;教育思想史的方法论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陆兴发,刘淑杰,翟德智;法国高等教育自治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曾欢;;百科全书派的科学主义观念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李子运;;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形态[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华程;城市与教堂:制度视野下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生与演进[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耿兆锐;约翰·密尔的印度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钟海琴;玻耳兹曼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玲;英国近代幼儿学校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鄢进波;高校本科生课堂环境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桂玲;当代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学习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阎峻;高等教育法视野下的我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欧阳婵;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路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枫;科学的社会体制化视角下近代德国化学工业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尹丽君;通识教育的文化透视[D];山西大学;2011年

8 李萍萍;1800~1930年德国物理学发展的定量分析及其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冯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肖洋;大学治理结构的缘起及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勤学以致博,笃行以达雅[J];基础教育;2008年10期

2 ;博雅教育——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J];中小学德育;2011年01期

3 王英;焦锐;;刍议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与博雅教育[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4 范培培;;基于博雅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年03期

5 吴锵;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到人文素质教育──兼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沈文钦;;纽曼博雅教育学说的历史渊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孙晓梅;;博雅教育与和谐人才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8 刘景;;西方博雅教育浅析[J];考试周刊;2010年42期

9 孙晓梅;;博雅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3期

10 郭旭鹏;徐丹凤;;试论博雅教育在大学精神塑造中的作用[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一蕃;;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新典范[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梁忠;郑启玮;;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调整[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意亮;加大人文博雅教育的投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季国进;人文博雅教育要加大投入[N];团结报;2011年

3 中山大学副教授 徐坚;误读密尔,误解博雅[N];南方周末;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丽;博雅:一个受市民欢迎的教育集团[N];深圳特区报;2007年

5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王长宇;向哈佛借鉴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中山大学哲学系 翟振明;“工具教育”与大学精神相违背[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记者 何清平;给每个孩子 自由发挥的空间[N];重庆日报;2010年

8 尹于世;大学应传承博雅坚守精神高地[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朱羚;2006年广东省企业文化建设论坛胜利闭幕[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10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原校长 杨福家;大学的根本在于育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2008年

2 王玮;中国教会大学科学教育研究(1901-1936)[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建强;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林木村;台湾高等教育的辩学模式变革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漫辉;西方博雅教育中的体育意蕴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玲;美国小型寄宿制文理学院博雅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红波;论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指向[D];复旦大学;2009年

4 潘通;毕博平台下博雅课程《物理与人文》教学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路平;纽曼自由教育思想之探析[D];河南大学;2006年

6 赵依莎;利用大学校园环境强化濡染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e,

本文编号:934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34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