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求索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求索
【摘要】:当前,适应性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大学新生的学习与生活,如何解决适应性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话题。高校应针对大学新生学习、生活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适应性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加强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衔接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树立科学的大学学习观、促使学生融入校园生活以及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确保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新生适应性 人际关系
【分类号】:G645.5
【正文快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及时研究解决涉及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峻;;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卢卫军;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赵波;论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及对策[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杨涌;杨拯;卓强;刘群峰;;对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01期
5 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竞艳;;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查欣;汪传雷;;高校入学教育探析——以安徽大学本科新生调查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3 严静;王恒超;张倩;;“90后”大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研究——基于五邑大学的调查分析[J];今传媒;2012年07期
4 陈少典;;浅析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现状及思政教育对策[J];才智;2011年14期
5 韩雪;;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阶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6 翟淑妍;;如何针对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做好入学阶段教育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7 邹长华;韩建涛;胡传双;;当前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的现状分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慧莉,张庆林;初一新生学习适应过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9 袁晓琳;刘畅;王穗萍;肖少北;;大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与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10 于晓波;大学新生入学不适应问题调查分析[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美艳;佟月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特点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华容;谭顶良;田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调查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鸿曜;;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现状及原因探究[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大维;学前教育经历、家庭环境特点与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邹小勤;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小晶;基于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支持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丽军;高职新生入学适应中多渠道支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帅奇;初中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婷娜;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周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雷涛;高三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文芳;中学生主动性人格特点及其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莲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镜星;论高职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程斯辉;论高校新生与毕业生的教育——从吴贻芳在金陵女子大学的实践谈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王亚南;创新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灵感思维[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4 王鹏,时勘,左衍涛,,孙健;中学生适应性学习模型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04期
5 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年02期
6 汪小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陈秀芹;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伏力,雷树俊;大学新生自强之策略[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刘建林,张存库,马宁;扩招条件下大学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01期
3 陆小云;大学新生的心理透视及调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1年01期
4 黄群,肖越峰,刘艳;2660名大学新生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1年01期
5 王晨霞,雷林海;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6 成满庆;;浅谈大学新生情感适应能力的培养[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7 张爱莲;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排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孙夏兰;大学新生角色转换问题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9 施益华;大学新生思想问题成因与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常艳娥;论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与入学适应[J];求索;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玉华;杨全芝;任慧玲;潘艳;;农村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结核菌易感性初探[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丽;胡英君;;大学新生身心困扰的调查分析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胡继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自测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高山川;;大学新生应付应激事件的影响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志平;潘燕;李正中;;大学新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检验及应用[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玉凤;;大学新生的文化震荡研究——对六名大学新生的个案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潘娜;;2794例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博宇;贾玉梅;;综合性大学新生个性特征调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娟;确保贫困大学新生入学“一个也不能少”[N];桂林日报;2007年
2 廖柏衡 记者 庞莹 郑先聪;达州 千余名大学新生将获资助[N];四川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杨彬;希望工程捐助农村特困大学新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萧濂;大学新生请准备好[N];光明日报;2005年
5 肖玉保 吴铎思;大学新生忧虑症不可小视[N];工人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晖;大学新生何时心理断乳[N];河南日报;2005年
7 章闻天;大学新生:心理准备得如何?[N];辽宁日报;2002年
8 实习生 旷炎军;大学新生最关心什么?[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淑军;大学新生你准备好了吗[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实习生 宋潇茵 记者 张平阳;大学新生须过“三关”[N];西安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贺晓玲;大学新生角色转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娟;农业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雨涵;中美大学新生教育比较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5 李洪娟;大学新生自悯、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璐;大学新生环境适应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勇;适应与超越: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季丽;支持性团体治疗对大学新生焦虑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利薇;大学新生安全感、心境与适应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建鸿;大学新生应对灵活性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41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4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