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符号消费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15:08

  本文关键词: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符号消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众消费文化 大学生 符号消费 个性消费 理性消费


【摘要】:消费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的作用下,不断地提高大众消费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大众的实际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开始注重商品所体现出来的象征意义,即消费大众对商品的关注点从使用价值转移到了商品的符号价值。 这种符号消费模式产生之初,在西方社会曾经引起有产阶级的热捧,尤其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发展的兴盛时期,资本主义中产阶级所倡导的“品牌消费”、“身份消费”、“享乐主义”等物质享受至上主义的不断蔓延,功利主义思想的不断渗透,致使西方社会中的人们产生了审美泡沫,致使个体自我迷失,价值虚无主义弥漫。面对大众消费文化的浪费,我们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主张“天人合一”的消费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的是在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有关符号消费的研究之后,对符号消费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包括符号消费在大学生生活中的体现、大学生符号消费的特征、符号消费对大学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对所在学校在校大学生的符号消费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符号消费基本属于个性化消费,炫耀夸示性的消费很少,基本处于理性消费的状态。此外,富有积极人生价值的符号消费对于大学生心理慰藉和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符号消费己经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审美的异化、主体的迷失、物质享乐主义的蔓延等问题。最后,通过对大学生符号消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综合考虑符号消费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提出针对大学生符号消费的对策:完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环境以及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大众消费文化 大学生 符号消费 个性消费 理性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4
  • 1、选题的缘由9-10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0-19
  • 3、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的阐释19-22
  • 4、研究的目的22-23
  • 5、研究的意义23-24
  • 第2章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24-33
  • 1、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24-25
  • 2、研究方法25-31
  • 3、研究路径分析31-33
  • 第3章 符号消费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33-44
  • 1、符号消费在现代大学生活中的体现33-35
  • 2、大学生符号消费的特征35-38
  • 3、符号消费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38-44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基本状况44-59
  • 1、大学生符号消费意识考察44-52
  • 2、大学生符号消费方式考察52-59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差异性分析59-67
  • 1、符号消费月平均消费差异分析59-63
  • 2、符号消费年级差异分析63-67
  • 第6章 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成因分析67-73
  • 1、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外在因素67-70
  • 2、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内在因素70-73
  • 第7章 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对策研究73-80
  • 1、完善教育理念73-75
  • 2、优化教育环境75-77
  • 3、创新教育方法77-80
  • 参考文献80-82
  • 后记82-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中秀;;“符号消费”简介[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5期

2 刘国华;杨德峰;;符号消费对当代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3 周素戎;朱虹;;身份认同与青少年符号消费——以鞋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12期

4 李美佳;;青少年网络符号消费行为的分析[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年01期

5 苏琼熙;;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的成因透析[J];青年文学家;2012年09期

6 李正欢,曾路;符号消费的意义解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何玉宏,陈爱娟;轿车符号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永军;;试论符号消费视角中的体育消费[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7期

9 桂世河;;符号消费批判之批判[J];人文杂志;2006年05期

10 王改艳;周兵;;符号消费视域中的休闲体育消费[J];体育文化导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曾海蓉;我买的不是东西,是概念[N];镇江日报;2010年

2 北京传播学学者 胡蔚然;“符号消费”的反差与幻象[N];东莞日报;2012年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岩 邹兵;积极倡导理性消费[N];光明日报;2013年

4 谭学纯;民以食为天[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夏;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与符号消费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芳;符号消费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徐远峰;符号消费意义建构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王红丽;中国农村青年结婚消费中的符号消费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胡yN晨;中国当代符号消费社会中的审美变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洪婷婷;符号消费视野下当代西安城市青年结婚消费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童治军;消费:蕴含“意义系统”的区隔符号[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超;大众消费文化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符号消费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9 何玮;基于符号消费视角的婚礼消费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许蒙;酒吧符号消费:从共享符号意义到共同体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4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54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