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10:13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日趋普及,智能手机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渗透到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交往、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在移动互联网强势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注重发挥智能手机媒体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手机媒体的传播阵地,引领舆论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时性、实效性,成为新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所谓智能手机媒体,就是通过传递文字、图像、语音、影音等多种信息,依靠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及时高效地实现人人互动、信息共享的实践活动载体。智能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现实的挑战。面对新技术、新情况和新形势,党和国家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精神、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占领传播阵地和引领舆论环境的价值功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智能手机载体建设;而智能手机媒体的特点、功能以及教育对象对移动网络的天然亲近感等,则为智能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可能与条件。 不可否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也应当看到,由于多方主体意见不统一、人力物力投入不足、手机网络舆情监管难度大等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认识和研究滞后、教育主客体互动性不强、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开展活动的形式单一、效果不理想。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的对策研究。首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强化以人为本、开放多元、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以丰富的教育方式为翼。灵活运用手机QQ、微博客等各种社交类工具,扩宽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的技术平台。再次,以素质强硬的队伍为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构建,增强思政教育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最后,以科学的监管机制为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评估体系和监管机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创造条件,让智能手机媒体真正发挥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智能手机媒体 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G206
【目录】:
- 论文审阅认定书3-4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4-21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21-22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22-24
- 2 智能手机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厘清24-35
- 2.1 智能手机媒体及其信息传播特点24-28
- 2.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其类型28-33
-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内涵界定33-35
- 3 智能手机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35-45
- 3.1 智能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35-38
- 3.2 智能手机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必要性38-41
- 3.3 智能手机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41-45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45-54
- 4.1 对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认识和研究不到位45-47
- 4.2 对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开发和运用不到位47-49
- 4.3 对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投入和队伍建设不到位49-51
- 4.4 对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评估和监管不到位51-54
- 5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建设的对策54-68
- 5.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教育理念54-58
- 5.2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媒体的教育资源58-64
- 5.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队伍建设64-66
- 5.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手机载体的监管机制66-68
- 6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 173-77
- 附录 277-80
- 作者简历80-82
- 学位论文数据集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年07期
2 姚锦云;潘陆益;;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29期
3 谭和平;;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8年02期
4 李霞;姜旭红;;论手机不良短信息的法律治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5 贾楠;;“3G时代”手机媒体的优势及前景[J];新闻爱好者;2011年05期
6 屈桃;贾举;;充分发挥校园手机报的传播载体作用[J];中国报业;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959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5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