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6-11-04 11:41

  本文关键词: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

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董玮倩  

【摘要】:教育机会均等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受到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影响,特殊儿童的教育也逐渐地开展。不论是何种残障类型、达到何种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都有接受恰当教育的权利。特殊教育安置是开展有效特殊教育服务的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安置的形式主要有四类: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包括送教上门在内的其他方式。在国内,关于前三种教育安置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送教上门还未引起较多学者的关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特殊教育服务,如北京、上海、新疆、福建等地区,但是却鲜有关于送教上门的相关研究,已经出台“送教上门”实施条例的地区也较少。送教上门工作该如何展开,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在美国,与“送教上门”类似的服务称为"homebound instruction",台湾称之为“在家教育”。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别对美国、台湾两地区的特殊儿童在家教育进行探讨,追溯两地区在家教育的发展历程,介绍两地区在家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程序,梳理两地区对在家教育的相关研究,全面展现了两地区在家教育的发展脉络及现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两地区在家教育的发展现况进行比较,发现两地区在家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流程。但是两地区的在家教育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其根本的不同在于对在家教育的定位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在目标、教育对象、服务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通过两地区对特殊儿童在家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两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的实施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缺陷,但是对于有需要的学生来说,在家教育是保障其接受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安置和服务方式。 最后,本研究统整两个地区在家教育实施的有效经验,从界定送教上门性质、制定实施办法、培养师资队伍、提供家长亲职教育和相关支持、设置专业合作团队、发展远程授课、采取监督措施、加强经费配合等八个方面对我国大陆地区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6;G7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惠民;;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解读一个重要的教育法原则[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4年00期

2 于松梅;侯冬梅;;美国《障碍者教育法》的演进及其特殊教育理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继刚;;美国特殊教育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高宇翔;;北京郊区县学龄残疾儿童少年不在学及送教上门需求情况调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吴武典;从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谈特殊教育的发展──台湾的经验与省思[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3期

6 邓猛;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全纳教育以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6期

7 余强;;美国中小学阶段特殊教育安置的趋势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4期

8 盛永进;;特殊教育课程范式的演进及其转向[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2期

9 孙钢;隔离制特殊教育和一体化特殊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1期

10 杜静;曲学利;;辅助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光鑫;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立法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静;个别化教育辅助技术装置适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陈光华;郭黎岩;王峥;;视障青年对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态度调查[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丹豫晋;刘映海;苏连勇;;自闭症幼儿体育干预之行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4 林松;彭雪涵;;体育游戏对儿童自闭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黄安龙;王之春;苏晓敏;;浅析残疾人体能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4期

6 金野;;中日两国残疾儿童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李媛;;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对视障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8 范磊;朱体壮;;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以太原市聋人学校为例分析[J];沧桑;2010年02期

9 王志强;申仁洪;;学前随班就读的困境与思考——基于某幼儿园个案的描述与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闫加友;;论残疾人的价值实现:基于制度伦理视角的考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3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周超;八年级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检测与相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光华;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能力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7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杨运强;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燕;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士博;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教育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枫;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红玲;家庭体育干预对特殊儿童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窦静;残疾青少年儿童教育、康复体系初探[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邹光鑫;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立法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凤鸣;;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2 杨柳;;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3 刘全礼;从“个别教育计划”看教师的教育教学——论个别教育与因材施教[J];班主任;2003年07期

4 廖娅晖;潘颖;;关注特殊教育 追求教育公平[J];时代教育;2007年29期

5 刘丹;;美国残疾人辅助技术法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6 袁祖望;美国的特殊教育及其借鉴意义[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玛丽安娜·卡尼·戴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王长礼;机会均等与美国教育[J];贵州教育;2001年10期

8 万新芳;;论国际视野中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保障及其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侯俊;;美国特殊教育立法成就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莉;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玉东;高琛;;河北省特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年01期

2 饶洁芳;关于我区特殊教育的有关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2002年21期

3 ;总结特教“八五”经验,,促进“九五”更大发展──王文湛司长在全国特殊教育“八五”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摘录)[J];中国特殊教育;1996年01期

4 方建移;聋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崔振邦,孙秀娟;贫困地区发展特殊教育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1998年09期

6 魏亚萍;世纪之交看特教[J];人民教育;2000年12期

7 庄惠明;;特殊教育的“五个到位”[J];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02期

8 高杭;;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案》:法理、实践及其公平意义[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7期

9 刘晓洪;陈和利;蔡玉莲;秦灵玲;;江西省6~14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现状分析[J];江西教育;2010年09期

10 陈爱华;加拿大特殊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小俊;;特殊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姜志梅;高晶;;荷兰残疾儿童康复现状[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武杰;;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苏秀玲;;全纳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汪秀娥;邱美英;汤伟琴;;上海市嘉定区0-14周岁六类残疾儿童调查浅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张伟;;盲童入学后常规教育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刘福泉;;残疾儿童职业教育目标刍议[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周耿;;建立特殊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的层次模型的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9 刘福泉;郭戈;;残疾儿童的家庭[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金云霞;;30名福利院儿童智力测验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郝明雷;[N];济宁日报;2009年

2 路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影;[N];成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石进 梁晓蓓;[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高志民;[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N];大同日报;2009年

7 知为;[N];西安日报;2009年

8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朴永馨;[N];人民日报;2009年

9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李天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袁民耀 孟繁增 本报记者 田恬;[N];乐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赟;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光华;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能力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6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曾繁相;台湾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1953-1989)[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俐;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玮倩;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莎;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周娜;欠发达地区残疾儿童教育福利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邹光鑫;美国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立法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雅;中国残疾儿童教育保障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周玲;湖南特殊教育发展史研究(1949-2008)[D];中南大学;2010年

7 张淼;重庆市主城区民办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生存现状与解决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霞;湖南省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邱丽;残疾儿童家长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庄迪;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公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64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