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great pressure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the low level of rural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that restricts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rural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all present the situation that the investment is weak, so as to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new mechanism of rural education investment, encourage multi-investment in rur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rmers, and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研究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05XJY017)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3.6;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柳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3 刘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及投资战略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琴琴;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吴健辉;黄志坚;曾园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实证分析的模型选择与结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3 刘庆唐;;试论劳动就业与和谐社会建设战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刘明慧;;城乡二元结构与公共分配制度的作用机理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5 孙秀华;;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熊彩云;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兼业转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艳霞;;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分析[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8 韩利红,李爱君;河北省追加人力资本投资与继续教育保障体制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吴隽,张敏;黑龙江省人才战略问题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小彦 ,夏兴萍;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J];江淮论坛;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直庆;王林辉;;权力制衡和“控制权回报”——我国农村村庄经济组织公司治理结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华;工业反哺农业机制构建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浩;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余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何如海;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非农化协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张藕香;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姬雄华;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型消费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袁乐平;长期的总量性失业理论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高艳;企业人力资本经营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邝小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涛;农村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李建建;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及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王静怡;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湘楠;社区就业问题探索[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王鑫;人力资本与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李彩勤;中国IT行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缺失及弥合[D];四川大学;2007年
8 袁照远;湖北省文化系统人才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周复;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魏下海;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永红,蔡根女,江占民;三化联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5期
2 罗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4 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家庭户主教育程度对家庭生活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钱雪亚,张小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3期
6 宋国庆;广东省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分析和特征研究[J];南方经济;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新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较好途径——农村建筑队进入长春市的调查[J];人口学刊;1986年01期
2 李春林;城市和农村:两个社会等级[J];社会;1987年02期
3 邓长发;;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西北人口;1988年02期
4 钱光中 ,箭星;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J];成人教育;1989年06期
5 樊崇华;;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立足就地转移——德庆县万星管理区的调查[J];南方人口;1990年04期
6 陈治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出路[J];中国统计;1991年08期
7 吴怀连;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考[J];人口学刊;1991年06期
8 黄志堂 ,文坤斗;论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选择[J];江汉论坛;1991年07期
9 赵国祯;;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大趋势[J];学习与探索;1991年04期
10 李北杓;;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延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兴修;;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韦素琼;陈健飞;;沿海经济发达区非农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国玺;;大力发展小城市经济 全面提高小康水平[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韦素琼;陈健飞;;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韦素琼;陈健飞;;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模式变化的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徐辉;黎东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杨云善;黄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回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9 邓大松;孟颖颖;;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政策回顾和阶段评述——兼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纪社;采取多项措施 扩大就业规模[N];河北日报;2000年
2 谷文晓 杨伟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四个原则[N];经济参考报;2000年
3 茅于轼;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4 杨丹;发展中小企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N];云南日报;2000年
5 杨军昌(作者为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略论世纪之交的流动人口问题[N];贵州政协报;2001年
6 翟晓波;关于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7 河北经贸大学傅亚胜;调整产业结构 拓宽就业渠道[N];河北日报;2001年
8 汪小勤 田振刚;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经济日报;2001年
9 周天勇;人口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10 作者单位:大丰市地方税务据西团分局 杨建益;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障碍[N];江苏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佶;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年
2 郑立敏;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厦门大学;2001年
3 蒋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安排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董奋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5 王建军;教育水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D];湖南大学;2003年
6 郑红;“三农”问题人口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王春艳;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邵明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马秀蕊;山东省荷泽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10 梁秀梅;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26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26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