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民族教育的要求和建议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ethnic education. However, the shortcomings and new problems of ethnic education at present also need to t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educ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front of u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G7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美群;;现代犬儒主义思想及其负面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徐东升;;依托电大构建社区教育的优势及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张晓静;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进林业税费体制改革[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李艳秋;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1期
5 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高茵;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及预算管理改革的思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郭守刚;曲大成;;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与加入WTO的挑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刘铮,何炼成;论西部地区知识化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罗金明;坚持用产业意识指导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兼谈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关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黄政,张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立;;探寻战略机遇期环境资源科学发展模式:法制指导思想论纲[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2 应炬锋;;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3 华启清;;学报编辑部的和谐建设[A];华东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龙婷;黄晓莺;;我国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能力研究[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巨涛;技术创新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黄勤;论区域主导产业[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李长虹;论科技工业园区[D];四川大学;2003年
4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豫川;论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3年
6 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2年
7 邵强;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窦尔翔;西部开发中的金融协调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李建华;知识生产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贵;教育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朱金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3 周典;1996~2000年安医附院科技论文著者现状与医院知识创新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4 贾亚男;区域创新环境的理论初探与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长培;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梯度开放战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卢秀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经济政策与西藏经济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陶冶;创新系统中企业知识流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焦芳;知识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程胜利;当代中国市场监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文燕;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鞍钢;知识与发展:中国新的追赶策略——写于建国50周年[J];管理世界;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干;谈谈逐步消除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2 张养吾;为加速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多培养一些少数民族语文干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5期
4 崔兴盛;殷质聪;王其芬;冯春林;;基诺族教育情况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5 王永和;;请立个发展民族教育的法规[J];中国民族;1980年11期
6 宋本成;;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改进高等教育[J];中国民族;1980年12期
7 谢文杰;;教育是生产部门[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8 许青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学会成立[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9 曾宪东;内蒙古首届民族理论科学讨论会侧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10 郭福昌;清除“左”的错误在调整中加强教育[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奇甜;;不可忽视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2 胡维芳;;新疆维、汉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宏伟;;对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余达佳;;把发展民族教育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百色地区教育发展问题调查[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5 朴今海;;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教育[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翠兰;;发展边境民族教育提高边境民族文化素质——关于广西防城港市文化教育情况的调查[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天玉;;关于延边朝鲜族教育的几点思考[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宏权;;浅谈民族教育立法问题[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刘文生;陈永芬;;发展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教育的思考[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10 李宏权;;浅谈民族教育立法问题[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云慧 马思援 肖敏;青松翠竹根在云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夏辑;众博士关注西部民族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何瑛 高莉 张学斌;拓展民族艺术教育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贺波 实习生 董华 罗乐;寄宿制——民族教育的希望[N];广西日报;2000年
6 伍文义;民族教育应具备大教育观念[N];贵州政协报;2000年
7 记者 许鹤;巩固“普九”成果 发展民族教育[N];吉林日报;2000年
8 记者 郑有义;宁夏着力提高民族教育整体水平[N];人民日报;2000年
9 记者 沈路涛;中国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学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郭昌平 罗飞;甘孜州确立六种观念促发展[N];四川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3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李庶泉;多元文化课程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刘芳;枧槽苗乡[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琮;大化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颖;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民族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田景红;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罗媛;拉萨市中学生生物学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穆丹萍;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教育探析(1907年—1949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彭亚华;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董树梅;藏族牧区寄宿制小学宿舍管理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袁宇;苗族文化与教育的冲突与协同[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廖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昆波拉提;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D];新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08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0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