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治梅;;兴趣是个好老师[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2 泉久 ,蒋培德;性格与环境[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3 魏海波,胡银康,许宏海;上海市民家庭结构与文化素质[J];社会科学;1985年12期
4 张国强;;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文指导[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5年11期
5 罗国安 ,赵金昭;几种家庭模式及其作用[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6年01期
6 黄振平;;中国未来青年家庭九大趋势[J];青年探索;1987年03期
7 何孝刚;;家庭气氛对子女的影响[J];师范教育;1987年01期
8 华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几例家庭背景[J];师范教育;1987年08期
9 牛湘坤 ,S·罗宾逊·安布伦;婴儿最初的信任[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年03期
10 刘敦龙;把握早期教育的适度[J];早期教育(教师版);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红;张建英;;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杨敏;;家庭环境污染对妇女的危害[A];UNDP妇女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曾保春;陶德清;;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家庭环境与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翁小萍;冯玲英;李慧蓉;郭志平;;婴儿气质、家庭环境与发育的相关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石洪喜;;净化家庭环境是铲除邪教的重要任务[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俊;;家庭环境对脑性瘫痪儿童综合能力和智力的影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傅晓燕;孟馥;梅竹;沈丽歆;张旭;吴文源;;ADHD儿童气质特征及家庭环境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孟馥;梅竹;孙丽歆;刘古亮;;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孟馥;梅竹;付晓燕;陶香妹;;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方耀华;黄成钊;;富裕家庭儿童学习影响因素的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成文;消除六种“家庭污染”[N];重庆日报;2000年
2 方云生;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记者 侯召讯;青少年维权有了“晴雨表”[N];法制日报;2000年
4 杨利昆;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N];山东科技报;2000年
5 记者 苏军;家庭青春期教育存在空白点[N];文汇报;2000年
6 实习生 金成 记者 吴雅茗;重养还需善育[N];浙江日报;2000年
7 肖玉叶;美国人教子法[N];重庆日报;2001年
8 杨忠健;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N];中国人口报;2001年
9 崇轶;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苏迪;深圳人心理健康差于全国平均水平[N];深圳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剑虹;自强的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证[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久生;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伍大福;李涵秋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姚诚;鲁迅与自然主义[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6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廖苏苏;婴幼儿精神发育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8 王树青;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因素[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殿凤;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2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永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衍;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家庭环境关系的城乡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5 何世雄;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研究——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艳霞;低出生体重儿童认知、气质和行为发育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7 邓家芳;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敏聪;澳门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偏差行为的关系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优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10 赵香花;残疾人家庭环境控制及健康监护系统的研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8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8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