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8 23:18
【摘要】:正儿童行为问题是指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而儿童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心理发育的成熟需要一个稳定和有安全感的环境。为了解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我们对新乡市某小学一~六年级小学生1873名的行为及其家庭环境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爱书,武丽杰,刘春月,刘宝林,吴坤,陈力;城乡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0期

2 王玉凤,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丽,王守娥,王敏;术前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3 张熙君,张淑芳;关于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实验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陶加平,倪世美;针灸门诊神经症患者特点分析与针刺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王志宏,白文佩,郭艳巍;围绝经期门诊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调查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杨本生,赵鹏洲,欧英雄,谭社练,方胜,赵伯端;脑震荡患者心理障碍的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7 周文斌;彝族、苗族及汉族杂居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琪;赵建军;;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9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刘庆武,周大现,王向日,杨小春,周少平,李军;护士的生活质量状况和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10 朱璐兰,栗明,范献珍,文衡萍;NICU住院患儿入出院时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湘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廉;脑立体定向手术用于戒毒治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马斌;中风病不同时点临床评价指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孙东辉;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应激的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免疫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邓振华;女性更年期忧郁症流行病学、体质分析与内分泌关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殷盛明;海马CA1区NSF与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关系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10 赵梅;婚姻冲突及其对青春期子女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盈;大、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编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资渝;洛温菲尔德的沙盘游戏治疗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殿凤;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4 孟安启;慢性前列腺炎征候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5 彭迎春;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伤害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6 李成福;行为问题儿童智力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7 陈青红;肝郁证的宏观诊断标准与客观指标检测的初步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陈丽萍;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功能及情感障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9 刘政疆;维汉两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潘琼;长沙市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成轩,刘丽雪,随桂英,胡建勇;济宁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6年03期

2 姚洪秀!212001;对945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0年03期

3 张东峰,纪新强,张健,段建华;青岛农村青少年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9年06期

4 余红平,刘筱娴;武汉市青山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0年02期

5 周晓彬!266021,张东峰!266021,段建华!266021,纪新强!266021,汪求真!266021;6~11岁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6 张同文!265200,姜翕球!265200,宫玉柱!265200,王兆平!265200,李明杰!265200,郭淑凤,于利,张国钧,孙盛利;沿海城市与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年03期

7 王玉凤,沈渔惃,顾伯美,贾美香,张艾琳;北京市城区2432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调查报告:学校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8年03期

8 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1期

9 王玉凤,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1期

10 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沈渔村;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继霞;郭小川;黄希庭;李世娟;;中学生亲子关系问卷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乐国安;李文姣;王雪松;;亲子关系对自尊的影响:一项基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1年01期

3 喻承甫;曹文植;杜晓辉;张卫;;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探新;2011年04期

4 孟仙;余毅震;刘卓娅;张萍;;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5 李新美;;矫正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06期

6 石成长;;成长隐疾———由药家鑫事件看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缺失[J];人人健康;2011年13期

7 王红瑞;;中职生人格特点、自尊水平及其与学业行为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8 邓军;;走出幼年性骚扰的阴霾[J];黄金时代;2009年02期

9 吕莉;;空巢家庭女性的心理健康[J];大众心理学;2006年04期

10 刘振静;高安民;;青岛市中小学衔接过程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调查[J];青岛医药卫生;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修巧燕;;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简述几位精神分析学家的思想[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李智聪;黄辛隐;;内观疗法对改善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张文新;Andrew J.Fuligni;;青少年对待家庭义务感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和学业适应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戴丽琼;方晓义;房超;;亲子沟通内容及其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晨;;中学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高歌;侯玉波;;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亲子关系的视角[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金东贤;;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对3~6岁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伍亚娜;雷雳;;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张桂芳;陈会昌;张晓;;入园初期幼儿自身特点及与成人的关系对两年后社会能力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黎亚军;张贵英;王耘;;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蓓;妈妈沙龙:给亲子一次重新认知的机会[N];中国妇女报;2011年

2 欣颖;为什么会有“心理孤儿”[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实习记者 曹吟;提高爱与沟通的能力 才能让你更幸福[N];成都日报;2009年

4 陈福新;“叫魂儿”叫的是什么[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沈小妮;心有“千千结”说与谁人听[N];深圳商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暨哲学系 张祥龙;孝的发生[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魏陈静;短信聊天助长交往恐怖心理[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袁浩龙;“强者”父母为何造就忧郁孩子[N];健康报;2004年

9 王敏学;心理专家建议考生:给自己划条成功的底线[N];丽水日报;2006年

10 李杰;没有人会愿意主动砸自己饭碗[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美萍;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联系:遗传与环境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宝林;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儿童行为问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婷;青少年期父母权威认知及其对亲子关系影响的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陈小娜;小学生学习倦怠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梁静;中学生攻击性特点及与亲子关系和负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叶娜;家庭功能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刘t 娜;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朱龙凤;“90后”亲子关系及其与父母权威认知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娥;大学生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感知及其与安全感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王亮;心理弹性导向留守儿童亲子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5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85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