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情绪绘本教学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08:56
【摘要】:情绪理解能力是儿童情绪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并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能力。作为一种社会情绪能力,情绪理解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个体相关能力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同伴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也就成为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良好指标。学前及低年龄段的儿童处于情绪发展的关键期,智障儿童的情绪发展明显落后于普通儿童。影响情绪理解能力的因素诸多,比如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亲子情绪交流的频度、教师情感的表达和调控、同伴的交往和互动等。由于认知能力低下、思维缺乏灵活性、语言发展迟缓,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与普通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回顾已往研究,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考察更多停留在发展水平的评估,以及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研究,而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干预研究较少,因此,针对智障儿童的情绪特点,本研究利用绘本的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等优势,采用情绪绘本教学探讨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以期使智障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得以提高。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情绪绘本教学、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访谈了解研究对象的认知水平、情绪特征,以及绘本应用于智障儿童教学的适宜性,最后将绘本教学的优势结合智障儿童的情绪特点,选择适宜的情绪主题绘本,拟定有效的情绪绘本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旨在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分别对所有被试进行情绪理解能力的测验,比较智障儿童与智力水平相当的普通幼儿之间情绪理解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情绪绘本对智障儿童实验组进行教学,探讨情绪绘本教学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根据实验需要和减少实验环境的无关干扰,将智障儿童随机编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两组均无进行情绪绘本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前后测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落后于智力相当的普通幼儿,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普通幼儿在情绪理解能力总分和七个维度高于智障儿童,且在“外因的情绪理解”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智障儿童与普通幼儿在基本情绪表情识别方面的特点相似,两组对积极情绪的识别高于消极情绪,都最容易识别高兴情绪。普通幼儿对四种基本情绪的识别率从高到底依次是高兴伤心生气害怕,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呈现一致性,而智障儿童的情绪识别率从高到底依次是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在负面情绪的识别与普通幼儿略有不同。第三,采用情绪主题绘本对智障儿童实验组进行教学,两组均进行情绪理解能力的前后测验,比较其前后测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前测在情绪理解各维度上并无明显差异。两组后测在情绪理解测验总分及各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表现在情绪理解总分、外因的情绪理解、情绪暗示的理解、道德情绪的理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第四,实验组前后测差异分数大于对照组前后测差异分数,实验组在情绪理解任务上的前后测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实验组在情绪理解总分、面部表情的识别、外因的情绪理解、情绪暗示的理解方面有显著提高,对伤心、生气负面情绪的识别率有所提高,表明情绪绘本教学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五,研究表明对照组情绪理解总分及部分维度后测分数略高于前测,但并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上低于前测,说明在无情绪绘本教学的实验处理下,对照组的情绪理解能力变化无明显差异。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充分利用富含情绪社会性内容的绘本;第二,加强智障儿童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第三,倡导家庭成员的情绪表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764
【图文】:

研究思路,分析资料,研究设计,研究报告


3 研究设计3.7 研究思路本研究的整体进程分为前期准备、正式实验、资料分析及撰写报告这四个阶段,具体包括决定研究主题、查找文献、进行调查访谈、确定研究对象、制定实验方案、执行情绪绘本教学方案、进行实验后测验、整理与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步骤(见图 3-1)。

教学模式,模式,学生发展,学生兴趣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8.2 绘本教学模式活动案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在集体教育环境中进行教学。情绪绘模式参考刘云艳(2009)提出的“体验——感悟”的教学模式,具体体验、导之以行、习以成性①,如下图所示:图 3-2 体验—感悟模式在本研究中“感知体验”环节强调环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教的情绪学习及认知创造有益于学生发展、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以触

模式图,模式,故事,教学模式


图 3-2 体验—感悟模式在本研究中“感知体验”环节强调环境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应为学生的情绪学习及认知创造有益于学生发展、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以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认知的目的。“导之以行”是通过绘本故事了解情绪特征、学会并练习情绪表达。“习以成性”是通过延伸活动,绘画、故事表演等来内化学生的情绪调控方法的运用。因此,本研究的教学模式:图 3-3 本研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洪波;;智障儿童体育游戏教学的运用新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26期

2 李蓉;;橡皮泥在智障儿童教育及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年30期

3 王志英;;培养智障儿童语言能力“六法”[J];甘肃教育;2019年20期

4 陈惠华;;智障儿童的德育更需“人本化”[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乔军芳;;中重度智障儿童快乐识词教学初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王志英;;智障儿童情绪不稳定问题的探究[J];教育革新;2018年10期

7 李婷;;任务驱动下中重度智障儿童时序认知体验实践个案研究[J];科普童话;2019年43期

8 杨大明;;情境教育助力智障儿童健康成长[J];教育;2019年39期

9 徐婷婷;石永华;林其斌;;如何引导家长有效参与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J];知识文库;2019年22期

10 张清;;你的爱,她的快乐成长!——关爱智障儿童的健康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文勇;;利用翻绳游戏促进智障儿童智力的发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年

2 魏改霞;;浅谈如何为智障儿童创设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卷)[C];2007年

3 王建民;;浅谈对智障儿童的情感渗透[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陈川帆;;浅谈游戏在智障儿童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A];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5 徐亚琴;;浅谈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年

6 侯文勇;;浅论智障儿童的品德教育[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 第二卷[C];2007年

7 聂永平;;浅谈改善智障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毛荣建;;国内智障儿童性教育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亚萍;;浅谈智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培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海涛;;教师如何协助家长做好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义市特殊教育学校 朱鸿;家校合作在培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N];黔西南日报;2016年

2 记者 顾新勇;州直残联大力实施阳光家园项目[N];伊犁日报(汉);2017年

3 本报记者 王瑜;为智障儿童打开一扇新窗[N];工人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史晓琪;刘文婷:为折翼天使撑起一片天[N];河南日报;2017年

5 记者 王慧;首府各界共同努力携手打开智障儿童求学之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6 郭震海;80后公务员 8年爱心路[N];山西日报;2012年

7 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 田秋容;智障儿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N];黄冈日报;2010年

8 高婷 淄川区特教中心;智障儿童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N];淄博日报;2010年

9 记者 翟艳萍;关爱智障儿童发展慈善事业[N];蚌埠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钱玮珏;智障儿童上课特教助理陪同[N];南方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美;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小组工作服务探索[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郝滢滢;轻度智障儿童人际交往问题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3 宋栋杰;中度智障儿童自理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4 古来那·塔布斯;小组工作介入智障儿童生活教育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5 胡媛媛;社会工作在智障儿童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6 唐妮霞;AR资源在智障儿童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7 彭瑜;情绪绘本教学对智障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8 徐子恒;电视纪录片《向阳花开》作品阐释[D];吉林大学;2018年

9 缪素媚;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训练对智障儿童工作记忆与智力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8年

10 刘海滨;大连市智障儿童体育健康促进的协同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7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777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a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