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线上教学开展对成人教育的机遇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11 21:55
疫情特殊时期,全国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此次线上教学因其工作体系更加完备、资源共享更加全面、参与规模更加宏大,为高校成人教育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也带来了深刻的借鉴与启示。高校的成人教育应该通过全面实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成人教育中的共享、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成人教育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完善成人教育线上教学管理制度和着力构建基于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线上教学体系等有效路径来推动成人教育转型升级,切实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
【文章来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1(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
1.1 工作体系更加完备
1.2 资源共享更加全面
1.3 参与规模史无前例
2 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教学的特点与意义
2.1 加速了高校课程“慕课化”的进程
2.2 丰富了“互联网+教学”的实践内涵
2.3 构建了良好的大学网络学习生态
2.4 拓展了终身教育的实现途径
3 给成人教育的机遇与启示
3.1 全面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成人教育的应用
3.1.1 深刻认识国家精品课程的战略价值
3.1.2 要重视并改进网络课程建设与共享中的短板
3.1.3 大力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向成人教育开放共享
3.2 不断提升远程教育信息化水平
3.2.1 以网络教学为抓手推进成人教育现代化
3.2.2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2.3 以更高的站位谋划推动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3.3 加快完善适应线上教学特点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3.1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实施教学管理的流程再造
3.3.2 完善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内容管理
3.3.3 细化操作规程形成制度导向
3.4 着力构建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成人教育教学体系
3.4.1 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3.4.2 成人教育要面向个体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4.3 探索在成人教育中构建终身学习能力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 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 中国电化教育. 2020(03)
[2]“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J]. 江利平. 中国成人教育. 2019(24)
[3]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技术进路[J]. 张海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3)
[4]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 王莹. 成人教育. 2018(10)
[5]建好用好学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J]. 吴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1)
本文编号:3336956
【文章来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1(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教学的开展情况
1.1 工作体系更加完备
1.2 资源共享更加全面
1.3 参与规模史无前例
2 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教学的特点与意义
2.1 加速了高校课程“慕课化”的进程
2.2 丰富了“互联网+教学”的实践内涵
2.3 构建了良好的大学网络学习生态
2.4 拓展了终身教育的实现途径
3 给成人教育的机遇与启示
3.1 全面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成人教育的应用
3.1.1 深刻认识国家精品课程的战略价值
3.1.2 要重视并改进网络课程建设与共享中的短板
3.1.3 大力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向成人教育开放共享
3.2 不断提升远程教育信息化水平
3.2.1 以网络教学为抓手推进成人教育现代化
3.2.2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2.3 以更高的站位谋划推动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3.3 加快完善适应线上教学特点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3.1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实施教学管理的流程再造
3.3.2 完善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内容管理
3.3.3 细化操作规程形成制度导向
3.4 着力构建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成人教育教学体系
3.4.1 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3.4.2 成人教育要面向个体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4.3 探索在成人教育中构建终身学习能力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 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 中国电化教育. 2020(03)
[2]“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J]. 江利平. 中国成人教育. 2019(24)
[3]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技术进路[J]. 张海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3)
[4]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 王莹. 成人教育. 2018(10)
[5]建好用好学好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J]. 吴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1)
本文编号:3336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33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