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13:01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民职业教育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民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神圣事业。加强农民教育工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难以实现。加强对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一)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情况。简要介绍了当前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情况,揭示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投入少,缺乏法律支持,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二)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状况分析。介绍我国农民数量大,农民教育的具体特点,面临的任务等问题。(三) 建立健全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探索新时期建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基本框架以及运转办法等。(四)新时期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措施。借鉴其他国家的成果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加强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 职业教育 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导言9-14
- 1.1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特点9-11
- 1.1.1 农民教育的内涵9
- 1.1.2 农民教育的特点9-11
- 1.2 新时期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意义11-13
- 1.2.1 新时期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11-12
- 1.2.2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要重视读农民的职业教育问题12
- 1.2.3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行动12-13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能创新之处13-14
- 1.3.1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3
- 1.3.2 可能创新之处13
- 1.3.3 对研究范围的界定13-14
- 第二章 国内外农民职业教育情况14-19
- 2.1 国外农民职业教育情况14-15
- 2.1.1 发达国家的农民职业教育情况14
- 2.1.2 发展中国家农民职业教育情况14-15
- 2.2 国内农民职业教育情况15-19
- 2.2.1 历史上的农民教育状况15
- 2.2.2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时的农民职业教育情况15-16
- 2.2.3 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现状16-19
- 第三章 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状况的分析19-30
- 3.1 农村人口的状况19-22
- 3.1.1 农村人口数量及其特征19-21
- 3.1.2 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特征21
- 3.1.3 农村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21-22
- 3.2 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状况22-24
- 3.2.1 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状况23
- 3.2.2 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状况23-24
- 3.3 农村劳动者对科技文化素质需求的分析24-27
- 3.3.1 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24-25
- 3.3.2 不同岗位农村劳动者的需求分析25-26
- 3.3.3 不同年龄农村劳动者的需求分析26-27
- 3.4 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变化状况27-28
- 3.4.1 农民科技需求取向的变化27
- 3.4.2 农民阶层分化导致科技需求多样化27-28
- 3.4.3 农业产业化促使科技需求趋向专业化28
- 3.5 参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机构28-30
- 3.5.1 农业部门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28-29
- 3.5.2 其他的培训机构29
- 3.5.3 社会其他力量29-30
- 第四章 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30-34
- 4.1 社会各界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关注不够30
- 4.1.1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30
- 4.1.2 社会的资金不愿意进入农民职业教育培训领域30
- 4.2 有关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不完善30-31
- 4.3 农民职业教育缺乏统筹规划的组织31-32
- 4.3.1 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31
- 4.3.2 部分教育培训内容和农业生产实际脱节31
- 4.3.3 教育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31-32
- 4.4 农民职业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32
- 4.5 农民支付能力差,科技素质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够32
- 4.6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和农业生产实践脱节,很多活动流于形式,真正见到实效的少32-33
- 4.7 新的科学教育技术手段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几乎得不到应用,数字鸿沟在逐步加大33
- 4.8 农民老年化程度增大,开展培训工作难度加大33-34
- 第五章 建立健全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34-40
- 5.1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概念合内涵34
- 5.2 建立健全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4-35
- 5.3 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框架构思35-37
- 5.3.1 决策系统35
- 5.3.2 执行系统35
- 5.3.3 培训系统35-37
- 5.4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基本特点37-38
- 5.4.1 主体性37
- 5.4.2 整体性37
- 5.4.3 现实性37
- 5.4.4 终身性37
- 5.4.5 创新性37-38
- 5.5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运行管理38-40
- 5.5.1 组织管理38
- 5.5.2 建设重点38-39
- 5.5.3 资金投入39
- 5.5.4 试点示范39-40
- 第六章 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40-51
- 6.1 政府应视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制定倾斜政策,扶持农民职业教育工作40-42
- 6.1.1 增加农民职业教育经费,增强农民职业教育的活力41
- 6.1.2 以项目为载体,提高农民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41-42
- 6.1.3 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有效整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42
- 6.2 加快农民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促进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制化建设42-45
- 6.2.1 强化有关法律法规对农民职业教育的调整力度43
- 6.2.2 认真做好基础工作,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职业教育法》早日出台43
- 6.2.3 在法律出台前,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制定有关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工作规章制度,积极引导农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43-44
- 6.2.4 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知法懂法,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制化44-45
- 6.2.5 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搞好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立法工作45
- 6.3 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通过城乡交流促进农民对科技知识的了解、现代信息的掌握,提高农民素质45-46
- 6.4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46
- 6.5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46-47
- 6.6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47
- 6.7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47-48
- 6.8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素质的提高48-49
- 6.8.1 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48
- 6.8.2 要不断探索新形式下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48-49
- 6.8.3 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49
- 6.9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49-51
- 6.9.1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主法制素质49
- 6.9.2 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风气49
- 6.9.3 加快“三农”的立法步伐49-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作者简介55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学贵;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庆峰;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苏北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4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