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05 23:08

  本文关键词: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近几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直接决定了劳动力的从业方向,低下的劳动力素质已经适应不了当前非农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在从事收入较低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及低层次的服务业,农民应该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积极向第二、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转移,这样才能有更高收入。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就必须让他们掌握非农产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文化程度越高,越易于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越易于为非农产业所吸纳。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及转移劳动力从事行业和收入水平的影响是直接的。因此,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是实现稳定转移的关键。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矛盾的转化过程,矛盾转化需要条件,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是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过程。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要。要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已经进城农民工的培训问题,动员各类教育资源,特别是职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素质 职业教育 关系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323.6;G72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引言11-12
  •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2-17
  •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快速减少农民数量,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必由之路13-14
  •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土地的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可少手段14-15
  •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15
  • 2.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拉动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改变农产品价格疲软状态,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措施15-16
  • 2.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促进人口、资源和生产向城市集聚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重要条件16-17
  •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17-34
  • 3.1 现状17-26
  • 3.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17-18
  • 3.1.2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分析18-24
  • 3.1.3 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24
  • 3.1.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模式24-26
  • 3.2 存在问题26-34
  • 3.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26-27
  • 3.2.2 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27-32
  • 3.2.2.1 农民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30
  • 3.2.2.2 农民素质对转移劳动力收入的影响30-31
  • 3.2.2.3 农民素质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31-32
  • 3.2.3 农民文化素质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32-34
  • 4 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的途径34-37
  • 4.1 国内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34
  • 4.2 国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验与启示34-37
  • 4.2.1 基本经验35-36
  • 4.2.2 借鉴与启示36-37
  • 5 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37-48
  • 5.1 农民素质提高缓慢的现状和主要原因37-43
  • 5.2 农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43-44
  • 5.3 职业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目标定位44-48
  • 5.3.1 在均衡、全面发展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44-45
  • 5.3.2 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完善现代职教制度45-46
  • 5.3.3 有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杜会46-47
  • 5.3.4 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出发,,实现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开放化47-48
  • 6 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48-53
  • 7 充分发挥职教优势,加快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措施53-55
  • 7.1 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村教育结构53
  • 7.2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项学校新体制53-54
  • 7.3 实行新的学费减免政策54
  • 7.4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课程改革54-55
  • 7.5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55
  • 8 讨论55-56
  • 9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有关论文、著作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艳春;贾卓;宋乃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J];宁夏工程技术;2008年02期

2 杜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胜红;职业教育为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牟怀宇;潍坊滨海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易俗;武汉市郊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模式与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姚瑞敏;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的教育培训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5 徐利;武汉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再教育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陈伟红;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丽萍;新余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47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